底栖动物

作品数:2393被引量:7843H指数:5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蔡立哲李新正王备新于子山渠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底栖动物群落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生源要素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5年第7期3474-3486,共13页郭丽 邓一深 张文馨 张倩 李凡一 于政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3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4MC181,ZR2019BD065)。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扰动作用是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对底栖动物群落与单一物种生物扰动作用异同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以微生境反应器培养五种典型底栖动物种群及其群落,通过测定底栖动物生物扰动作用引...
关键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扰动作用 群落 生源要素 
嵊泗枸杞岛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群落构建机制
《生态学报》2025年第7期3507-3519,共13页陈屹洋 张秀梅 胡成业 裴文豪 张秋宏 李王灿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02047)。
为探究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的分布特征及群落构建机制,基于2021年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1月)以及2022年冬季(1月)的嵊泗枸杞岛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Raup-Crick指数、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构建 驱动因素 厚壳贻贝 
三峡库区城镇河流凋落物分解对城镇化率的响应
《生态学报》2025年第6期2905-2917,共13页王程成 韦冰 姚婧梅 林敦梅 何强 钱深华 智悦 韩乐 邓连森 谭秋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326);中央高校项目(2019CDXYCH0026);重庆市留学人员创新支持计划(cx2021107)。
凋落物分解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但城镇化对河流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机制有待揭示。为探明不同城镇化率河流凋落物分解规律及分解者类群相对贡献的变化,以3条不同城镇化率的三峡库区典型城镇河流为研究地,选取2种不同初...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 城镇化 河流 底栖动物 微生物 三峡库区 
贝类增殖放流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坎门湾为例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711-1722,共12页贾胜华 熊李虎 林良羽 廖一波 郑重莺 毛健 叶文建 柴雪良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科技项目(2024ZJHY007,2021-49)。
为了解贝类增殖放流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22年5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台州市玉环县坎门湾区域贝类增殖区和对照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开展了现场调查和研究。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门7纲55科89种,增殖区记...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贝类增殖放流 坎门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天津市城市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723-1735,共13页郑彪 高欣 李曌 田爽 丁页 张玥彤 孙冰皎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二期项目(2022-LHYJ-02-0102)。
生物完整性指数整合了多个单指标对干扰的响应特征,因此在综合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时具有良好的指标稳定性和响应敏感性。使用生物完整性指数开展自然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案例较多,但由于水体特征差异性导致指标选取存在不同,因此针对城...
关键词:城市河流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功能多样性 季节差异 
不同污染压力对青岛董家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4年第17期7830-7843,共14页蒋文贤 张明伟 刘晓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131)。
研究利用2021年11月在青岛董家口邻近海域的14个站位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不同污染压力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6个分类单元,主要类群为多毛类、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研究区域的平均丰度...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污染压力 重金属 
山区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机制
《生态学报》2024年第17期7844-7858,共15页赵茜 潘福霞 李斌 贾晓波 丁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QD12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201003)。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是河流生态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探究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8月,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黄河流域济南段山区河流进行生物监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将该山区河流分...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底栖动物 驱动因子 山区河流 
生态流量泄放对小水电坝下河段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4年第15期6457-6472,共16页王领贺 王松毅 冉艳 王强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健康评价(CQS23C01036);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22198);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CSTB2023TIAD-KPX0086)。
泄放生态流量是修复小水电坝下减水河段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大型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是水生生态系统修复效果的重要指示生物类群。2021年,在重庆市巴南区一品河、五布河上共选择8座典型小水电,调查减水河段前端浅滩(评估点)的流量...
关键词:引水式小水电 水坝 河流修复 减水 生物多样性 
临海东矶海域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早期发育
《生态学报》2024年第7期3098-3105,共8页李楠楠 毕远新 翁歆之 侯弘毅 程岩雄 范瑞良 陈渊戈 欧阳珑玲 全为民 
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2hya01)。
为养护渔业资源和修复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工鱼礁通常被投放至沿岸海域的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栖息地。于2022年5月(投放后10个月)和10月(投放后15个月)调查了临海东矶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了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
关键词:海洋牧场 牡蛎礁 双壳贝类 猫爪牡蛎 饵料 演替 
珠江流域常见鱼类及大型底栖动物DNA条形码空缺分析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4年第4期1564-1574,共11页邹艳婷 胡丹心 吴非霏 闵星月 李飞龙 张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39005,52100216)。
条形码数据库是开展基于DNA的生物监测关键先决条件。为在珠江流域有效开展基于DNA的生物监测,迫切需要了解物种DNA条形码的覆盖或空缺状况。整理了珠江流域常见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清单,从National Center and Biotechnology Info...
关键词:环境DNA 线粒体组 COI 12s rRNA 18s rRN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