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青铜器

作品数:272被引量:1133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金正耀彭子成杨育彬朱志荣郭俊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遗址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小学生之友(智力探索版)(中旬)》2023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是商代青铜器,出土于三星堆遗址。头像为平顶,金面罩用金皮捶拓而成,大小、造型和铜头像面部特征相同,眼眉部镂空,制作颇为精致,给人以权威与神圣之感。头像上包贴金面罩,或许与古蜀人的宗教习俗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捶拓 面部特征 三星堆遗址 古蜀人 宗教习俗 人头像 商代青铜器 面罩 
山东济南刘家庄遗址商代青铜器科学分析研究被引量:3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2年第3期55-69,共15页蔡友振 龙莎莎 王庆铸 郭俊峰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资助(2021-JCLS-06)。
山东济南刘家庄遗址发掘出土一批带有铭文族徽的商代青铜器,其形制多与殷墟同类器物极为相似,表明晚商时期刘家庄地区居住着一支与商都殷墟有密切关系的氏族。针对该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铜器铅同位素等方面已有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取...
关键词:刘家庄青铜器 合金技术 铅同位素比值 微量元素 殷墟 
济南市刘家庄遗址出土商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0
《考古》2021年第7期106-120,F0002,共16页王庆铸 郭俊峰 陈建立 刘思然 房振 李铭 方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号:1744615);耶鲁大学麦克米伦国际论文研究奖学金;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耶鲁大学人类学系阿伯斯-科-哈泽德基金的支持。
青铜器研究,包括铭文、形制风格、制作工艺、流通消费等,是了解商文明的五条途径之一1"。张光直先生提出商人通过控制青铜资源以及青铜器的生产和流通来维持其统治121,刘莉和陈星灿先生进一步指出商代的扩张是为了资源的控制和获取|31,...
关键词:刘家庄遗址 商代 青铜器 高放射性铅同位素 历时性变化 
山西灵石旌介出土的商代方国青铜器
《铸造设备与工艺》2021年第3期63-66,共4页胡春良 
灵石旌介位于山西晋中西南,是商代山西的方国,经过专家确认这里是被称为"鬲"的方国,从出土的青铜器看,是当时一个国力强大的方国。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出现最多的铭文用字就是"鬲",有近百件之多。考古发现,这个以灵石为中心的方国,尽管国...
关键词:灵石旌介遗址 方国青铜器 兽形觥 商代青铜器 
山西灵石旌介出土的商代方国青铜器
《铸造设备与工艺》2021年第2期71-74,共4页胡春良 
灵石旌介位于山西晋中西南,是商代山西的方国,经过专家确认这里是被称为“鬲”的方国,从出土的青铜器看,是当时一个国力强大的方国。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出现最多的铭文用字就是“鬲”,有近百件之多。考古发现,这个以灵石为中心的方国,尽...
关键词:灵石旌介遗址 方国青铜器 兽形觥 商代青铜器 
鸭子“考古”带来的新发现
《武汉文史资料》2020年第8期4-7,共4页韩用祥 
盘龙城遗址的小嘴是一处南北向的低丘岗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50~150米,地势中间高、两侧低缓。小嘴就在盘龙城遗址的西侧,距离西城墙不足百米,但在21世纪之前这里几乎没有过考古工作,可以说小嘴在一二十年之前一直是盘龙城考古的...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 商代墓葬 宋代墓葬 西城墙 真空地带 考古 商代青铜器 21世纪 
平陆前庄遗址出土商代二里冈文化时期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被引量:1
《铸造设备与工艺》2018年第5期63-64,共2页胡春良 
平陆前庄遗址是一处商代二里冈文化时期遗址。遗址1990年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商代早期青铜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青铜器。出土文物有青铜器饕餮纹方鼎1件、饕餮纹圆鼎2件、饕餮纹罍1件、饕餮纹爵2件、釿1件。本文重点介绍了出土青铜器饕餮...
关键词:平陆前庄遗址 二里冈文化 商代青铜器 饕餮纹方鼎 饕餮纹圆鼎 铸造工艺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被引量:1
《大众考古》2014年第2期28-32,共5页郭俊峰 房振 
刘家庄遗址位于济南市明湖西路刘家庄片区北部,这里是一处商代和唐至明清时期的遗址,处于济南市六大文物保护区刘家庄片区之内。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此处在实施防空洞工程中就曾出土过23件商代青铜器。
关键词:遗址 商代青铜器 发掘 跌宕 文物保护区 六七十年代 明清时期 20世纪 
中国商代矿物资源利用的几个地球化学谜案被引量:3
《矿物学报》2010年第S1期109-110,共2页朱炳泉 
中国夏、商时期已进入青铜时代,广泛利用了铜、锡、铅、金、银、玉石等地球资源。商代青铜器无论在冶炼制作技术上,还是在艺术造型上均达到了今人难于想象的高超水平。然而商代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着许多难解或不解之谜。
关键词:地球化学 资源利用 高放射成因铅 商代青铜器 殷商青铜器 铅同位素组成 金沙遗址 凹凸棒石粘土 稀有金属 采冶遗址 
湖北盘龙城出土部分商代青铜器铸造地的分析被引量:14
《文物》2008年第8期77-82,共6页南普恒 秦颍 李桃元 董亚巍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3.SYW.N12)的资助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约5公里的黄陂区滠口镇叶店村,是长江流域一处十分重要的商代遗址,其时代早于殷墟,与郑州商城大体一致。整个遗址由夯土城址及其周围的若干一般遗址组成,总面积逾1平方公里。自1963年发掘以来,盘龙城...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 商代青铜器 湖北省 出土 铸造 郑州商城 器物形制 商代遗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