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意书风

作品数:126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超包文运王泽玖王连富吴慧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书法赏评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浅论北宋尚意书家对古法的取法研究
《书法赏评》2024年第2期6-7,共2页付坤 
宋代“尚意”书风的兴起,是中国古代书法史非常重要的一次文化革新。从宋代书家的学书历程和书学思想中,可以发现宋代书家所苦心追求的“意”包含着对“法”的追求。这个“法”涵盖了唐人笔法、魏晋笔法和篆隶笔法。宋代前期,书法的艺...
关键词:“尚意”书风 宋代书家 古法 
崇古与出新——论颜真卿行书对宋代“尚意”书风的影响
《书法赏评》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陈长飞 
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与“二王”比肩,其“三稿”行书作品被历代书家所认可,历史评价极高。“三稿”饱含着其创作时的真情实感,直抒胸臆,恣意酣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颜真卿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先行者,其艺...
关键词:颜真卿 行书 尚意书风 
浅谈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中“点”的应用
《书法赏评》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易明 
黄庭坚作为宋代尚意书风代表人物之一,其草书上承怀素,下启明清大草,个性强烈,艺术成就极高,后世草书大家无不受黄庭坚草书的影响。而“点”作为黄庭坚草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我们学习黄庭坚草书时必须去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以《诸上座帖...
关键词:黄庭坚 尚意书风 草书  
苏轼楷书章法特征及其对当代楷书创作的启示被引量:1
《书法赏评》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赵紫轩 罗红胜 
楷书从东汉时期萌芽,历经魏晋时期发展至成熟,到唐代已称完备。"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楷书再也不曾取得能与唐代相匹敌的伟大成就",1在达到如此巅峰的同时,森严的唐法也使得楷书逐渐褪去了抒情功能,唐以前楷书多变的结构与神秘莫测的笔法,...
关键词:书法理论 唐法 唐楷 尚意书风 理论与实践 文化遗产 欧阳询 民生凋敝 
略论“尚意”书风中的几点美学精神和哲学基调
《书法赏评》2016年第2期21-22,共2页李原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新型商业经济结构形成了。新型商业结构模式带来了市民阶层的迅速壮大和市井艺术的普遍繁荣,《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景象就是北宋市民阶层崛起的真实记录。北宋中叶以后,由于新...
关键词:美学精神 《清明上河图》 基调 哲学 书风 尚意 商业经济 市民阶层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审美情趣与尚意书风——以欧阳修为例被引量:1
《书法赏评》2014年第6期2-4,共3页刘超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于陈桥驿发动兵变,率大军回师京城,登基称帝,建立宋朝,年号"建隆"。宋初吸取了唐末五代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教训,实行"崇文抑武"的立国之策。随着科举制度在宋代的更加完善,有宋一代文官系统庞大,继而文...
关键词:文人士大夫 知识分子阶层 书风 陈桥驿 唐末五代 建隆 书学 北宋中期 集古录跋尾 北宋文人 
“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尚意书风的推崇者
《书法赏评》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王建学 
“宋人尚意”,宋代书家以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以及米芾为代表,提出了一系列的创作主旨。注重书法的主体精神,体现书家的情感、气质与学识,使文学艺术与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结合得更加紧密。
关键词:尚意 陈鸿寿 书风 创作主旨 主体精神 精神世界 创作主体 文学艺术 
颜真卿与宋代“尚意”书风被引量:1
《书法赏评》2010年第4期37-41,共5页刘志超 
在唐代,科举制度打破了豪门贵族对仕途的垄断局面,为寒门庶族阶层敞开了大门。在实行科举取士的制度中,以“书判”取士成为其中的条件之一。而以书取士讲求“楷法道美”.“法”在士子们心中根深蒂固。“楷法遒美”要求“重风骨”、...
关键词:颜真卿 书风 尚意 宋代 科举制度 科举取士 “法” 楷法 
宋代书风“尚意”的深层根源
《书法赏评》2010年第2期29-34,共6页王连富 黄邦明 
由唐至宋的社会氛围和经济、政治制度变革下所形成的实用主义思潮是"尚意"书风成熟的深层根源,它基本决定了"尚意"书风的方方面面;同时,深入士人生活的禅宗(包括理学)思想,及其对诗文书画的广泛渗透是"尚意"书风成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尚意书风 深层根源 实用主义思潮 禅宗 儒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