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制

作品数:46被引量:9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谭黎明刘伟李秀莲黄海烈苗普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文史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句丽的地方官制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37-42,共6页孙炜冉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高句丽文化研究”(17VGB009)。
高句丽政权构建是以五部为基础的,即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五部共同组成了早期高句丽地方统治的国家形态。随着高句丽政权构建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对外的征伐、领土的扩张,五部制度逐渐成为阻碍统治者对于加强国家权力...
关键词:高句丽 地方管理 官制 
宋代明州地方官制述略——以地方志文本记载为中心被引量:1
《上海地方志》2023年第2期62-69,95,96,共10页方宁 
宋代明州属上州、节度州,南宋宁宗后又升为“府”,地方长官有节度使判、知州(府)之称,地方长官的称谓又因职官制度的改革和行政地位的提升而有所变化;明州由于其濒海的地理特征,重要的战略地位,曾于此设立沿海制置使司和市舶司等机构,...
关键词:宋代 明州 地方官制 地方志 沿海制置使 
清初的推官及其裁废——兼论地方行政格局的变革被引量:1
《法律史评论》2019年第2期86-104,共19页项巧锋 
明代以后,推官是府级别的主要司法裁判官,执掌一府刑名,分知府之权。同时又通过开报的方式,向巡按御史提供府内情形,并借此监察府内官员甚至道员,也因此在监察等方面与巡按御史构建了紧密的上下级情报关系。但是清初时期,与推官相联系...
关键词:明清地方官制 推官 巡按御史 地方行政格局 
清代安徽政区分等与地方社会治理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69-75,85,共8页易山明 
国家社会科学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清代安徽舆图整理与历史图集编纂”(2018VJX024);安徽省社会科学项目“清代安徽地图文化研究”(AHSKY2015D130)
清朝国家治理模式与前朝相比,既有承继,亦有修改和创新,面对如此广袤的疆域,如何维护多民族一体的帝国统治是帝国精英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安徽各级行政区划的实证研究后发现,文官数量的精简使得各尽其用显得尤为关键,将政区分等...
关键词:区划等第 社会治理 地方官制 安徽省 清代 
典史之历史源流及其发展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07-110,共4页陈阳 
西华师范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cy2016074)
元代始设典史一职,其初为执掌文案的幕职类首领官。明朝典史虽名为幕职文吏,但实掌县尉权柄。清代典史逐渐取代县尉一职,转而为执掌治安管捕的属官。至清末,旧的州县官制由近代化的西方官制所替代,典史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王朝更替...
关键词:典史 州县 佐杂官 地方官制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官制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147-150,共4页张芹 
有国就有"官",官制即是官的设置和管理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官制具有完整的体系、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文通过研究齐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官吏的管理制度,来描绘出齐国官制演变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中央官制的...
关键词:春秋战国 齐国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官吏管理制度 
英国验尸官及其职能探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35-39,共5页朱丽芳 
武汉大学博士生自主科研项目"都铎君主与近代早期英国的司法建设"(201111201020004)
验尸官是英国最古老的地方官员之一。国王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地方上派设验尸官,参与地方行政、司法管理。到近代早期,诸如治安法官等地方官员的兴起弱化了验尸官的某些职能,验尸官开始专司其职,负责非正常死亡案件并逐渐走向专业化,...
关键词:英国 验尸官 地方官制 司法管理 
袁世凯与清末地方官制改革初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49-53,共5页冯巧霞 
清末地方官制陷入僵局,官制改革势在必行。1901年清廷颁布上谕实行新政,袁世凯抓住这一历史时机,针对地方官制的弊端,提出和试办了自己的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其地方官制改革方案主要为东三省军府制改行省制、官制分司治事、基层地方自治...
关键词:袁世凯 清朝末年 清末新政 地方官制 官制改革 
地方政改大博弈
《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1期74-74,共1页雪珥 
中央官制改革,涉及的是“管官之官”,而地方官制改革,涉及的是“管民之官”,直接关系到官民关系、甚至政权的稳定。1906年,围绕着地方政府的全面政改,一场博弈在大清国体制内展开。政改的主要推行者戴鸿慈、端方认为,“地方官制...
关键词:博弈 官制改革 官民关系 地方政府 地方官制 政权 端方 阶级 
论清末督抚的地方官制改革策略
《前沿》2011年第6期159-163,共5页周妤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中国近代决策思想研究"(项目编号:YJ2011-17)成果
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后,确定了行政改革为先、政治体制改革在后的基本思路,以三权分立原则,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改革,以求以官制改革,为预备立宪奠定基础。地方则仿照中央,以省咨议局为立法机关,以总督、巡抚为地方行政机关,以高等审判...
关键词:清末督抚 地方官制改革 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