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学

作品数:180被引量:39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全兴严存生谢增毅白玉张志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律史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历史社会法学”何以可能——以《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为中心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3期295-315,共21页籍梓豪 
我认为,一个认知中国的好理论一定能够穿透历史与现实,连接理论与经验,超越左与右,融合东西方。——周黎安一、引言历经数代学人的辛勤耕耘,中国法律史学科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昭昭然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法史学科已步入“重述中国法律...
关键词:社会法学 中国法律史 法史 书吏 黄宗智 研究成果 左与右 重述 
社会法学中国化的近代探索
《法律史评论》2022年第1期260-271,共12页李文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近代民法社会化研究(1928~1949)”(项目号:18FFX013)的成果之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法律人在将西方社会法学介绍到国内的同时,也进行了中国化探索。这种探索一方面表现在传播过程中,包括对阐述者的选择、理论要素的取舍和抽象化处理;另一方面表现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本土化的理论观点,包括社会本位与...
关键词:社会法学 社会本位 民族主义 科学化 
日本社会法学在民国的传播和“本土阐释”——以冈村司、牧野英一著述为中心
《法律史评论》2016年第1期185-195,共11页李文军 
在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过程中,“日本经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笔者更为关注的问题是,作为社会条件相似的东方国家,日本和中国对西方法治经验的理解、领会有何差异?尤其是20世纪初兴起的西方社会法学,对日本和中国而言都是新生事物;但在...
关键词:日本经验 社会法学 阐释 传播 民国 著述 牧野 西方法治 
近代中国国民党群体本位法律思想简论——兼与西方社会法学比较
《法律史评论》2014年第1期41-48,共8页李文军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本位与私权保护”,11SB029
一、群体本位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近代中国自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以后,为了挽救危亡,各派政治力量皆力主仿效西方变法图强,为此形成了种种法律设想。其中,国民党的群体本位法律思想肇始于孙中山,并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实践,从而...
关键词:法律思想 中国国民党 群体本位 近代中国 社会法学 西方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民生史观 
法律解释论
《法律史评论》2012年第1期189-205,共17页石阪音四郎 涂身洁 李雪飞 
2013年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青年学者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民国时期川省基层司法档案整理与研究”
(原序)本篇系北京法大毕业生涂君身洁所译日本法学博士之名著,于解释法律之方法,阐发精详,本社认为极有参考之价值,特商涂君由本刊按期发表,志此以示感谢。编者译。一,主张社会法学之AntonMenger.谓今日之法律学,为学问中发达最迟者。
关键词:解释法律 解释论 法学博士 社会法学 毕业生 法律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