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论

作品数:139被引量:24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闫茂旭吴洪成张明国田毅鹏黄利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社会论视角下中医技术整体主义研究
《医学与社会》2025年第4期102-108,共7页王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23BZX12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23ZXB0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为2023SJYB0333;南京中医药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开放课题,编号为2022ZYWH001。
由于中医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厚关系,中医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体量巨大、融合艰难、本末倒置的三重困境。坚持和发展中医技术整体主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医现代化转型的困难。对中医技术整体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中医技...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 中医技术 整体主义 合整体:元整体 
发展型社会福利资源获得的市场互助机制研究
《社会建设》2024年第6期3-24,共22页时立荣 翟翊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族地区社会企业与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20ASH002)。
福利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福利论的核心议题,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提供了福利向市场开放的政策工具。因此,和市场相匹配的福利输送机制成为了操作转化的关键。一直处于社会互助体系边缘的市场互助机制可以为民生福利问题提供一种市场化...
关键词:道德经济 福利社会论 市场互助机制 再市场化 
马尔库塞的“单面社会论”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6-65,共10页王源林 陶思廷 
2021年广西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PS21030A)。
“单面社会论”是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提出的理论。文章在梳理和分析马尔库塞“单面社会论”的内容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对当前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启示以及时代价值,即: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辩证对待科学技...
关键词:马尔库塞 “单面社会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后种族社会”论的由来看美国社会的分裂
《史学集刊》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王心扬 
种族歧视是美国历史上一个不可抹去的污点。然而,随着奥巴马在2008年当选总统,美国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后种族社会”论的思潮。“后种族社会”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联邦政府推出了《平权法案》,旨在改善少数族裔在就业和...
关键词:种族歧视 平权法案 招生配额制 后种族社会 
四民社会论与阶级论的辩证——从梁漱溟关于国民党建党的思考说起被引量:2
《开放时代》2023年第1期82-89,共8页贺照田 
谢谢论坛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次重要的会议,让我有机会把我近年关心的——如何把四民社会论视角和阶级论视角建设性地结合成一个把握现代中国革命的新视角——这一思考中的一个部分,跟这么多优秀学者作交流。我的有关思考的形成,和梁漱溟...
关键词:阶级论 梁漱溟 优秀学者 有关思考 主办方 国民党 新视角 
从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论看物联网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期37-39,共3页曾剑秋 任梦召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让我们看到物联网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大多数人看到的都是物联网带来的积极作用,却忽略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论指出科学技术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同时也会产生科技异化现象...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疫情防控 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论 双重效应 
从经史之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吴承仕的学术旨趣及其古代社会论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51-165,共15页王锐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章门师生与现代中国学术转型研究”(2019ELS003)。
吴承仕作为章太炎门生,继承了清代朴学传统与章太炎的许多学术主张,致力于考订古史、审定小学。不过正如章氏本人一样,吴承仕也并不排拒对历史发展进行规律性总结的学说。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目睹国势衰颓,吴承仕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不久...
关键词:吴承仕 经史之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章太炎 
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二战前及战时日本的亚洲观--以“亚细亚的”一词的流行与语义变迁为中心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3期49-59,共11页周雨霏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科研费(20K13463)。
日本对亚细亚的认识可追溯至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在江户时期的流布。但在日语语境中,将"亚细亚的"(アジア的)作为形容词来描述一种社会形态,则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日本的早期传播密切相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使用"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亚细亚社会论 日本的亚洲观 概念史 
论新领域新业态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理性扩张——基于知识社会理论的反思被引量: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87-96,共10页祝雅柠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132021291);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大连市知识产权融资法律机制研究”(2021dlsk017)。
传统产业政策理论下,知识产权"私权"制度的设计旨在通过确保经济价值的实现,激励市场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福利。面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下形成的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求,知识产权保护对象扩张...
关键词:产业政策论 知识社会论 知识产权对象 激励创新 
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二战前及战时日本的亚洲观——以“亚细亚的”一词的流行与语义变迁为中心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1年第11期107-117,共11页周雨霏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科研费(20K13463)。
日本对亚细亚的认识可追溯至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在江户时期的流布。但在日语语境中,将"亚细亚的"(アジア的)作为形容词来描述一种社会形态,则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日本的早期传播密切相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使用"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亚细亚社会论 日本的亚洲观 概念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