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剧种

作品数:349被引量:22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叶惠文靳丽芬黄清林谭钰婷辛小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传媒学院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之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对戏曲伴奏的认识理解
《戏剧之家》2012年第4期19-19,共1页孙艺萍 
有戏曲唱腔,就有器乐伴奏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唱腔和器乐伴奏是构成戏曲音乐结构的两大部分。从中国音乐发展史来看,中国戏曲的兴起要晚于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和说唱。根据中国戏曲发展史来分析,不...
关键词:戏曲唱腔 器乐伴奏 中国戏曲艺术 音乐发展史 地方戏曲剧种 民间歌舞 戏曲音乐 音乐结构 
浅谈淮海戏的“念白”被引量:2
《戏剧之家》2010年第9期18-18,共1页李湘珍 
"千斤白口四两唱",这是戏曲界老艺术家们常说的一句谚语,形容"念白"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淮海戏从"打门头词"发展成为江苏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应该说"念白"为其剧种的传承、发展与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淮海戏 念白 地方戏曲剧种 戏曲表演 艺术家 戏曲界 江苏省 
湖北清戏——湖北第一个曲牌大剧种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09年第2期3-8,共6页苏英杰 
湖北戏曲发展史上,湖北清戏是第一个在湖北流变并由湖北艺人创造的曲牌体大剧种。清戏之前的湖北戏曲(以1599年青阳腔传至湖北为线),正处于以傩歌舞、民间歌舞、广义上的楚调以及对外来艺术形式的演唱(如对北曲的演出等)阶段,其...
关键词:地方戏曲剧种 湖北卷 曲牌体 中国戏曲 民间歌舞 艺术形式 艺术样式 戏曲舞台 
山二黄、南剧、提琴戏一言谈被引量:3
《戏剧之家》2008年第4期114-125,共12页苏英杰 
湖北地方戏曲剧种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既有其悠久的历史又有着繁盛的今朝。尤其是一些区域性较强的珍稀剧种,不仅彰显着楚文化的共性,同时:亦凸显着区域文化的个性。因此,它们始终是戏曲研究者们长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特别是...
关键词:地方戏曲剧种 二黄 言谈 提琴 区域文化 艺术活动 区域性 楚文化 
青杏初生春意浓——现代楚剧《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几点启示
《戏剧之家》2008年第2期120-124,共5页刘辉 
孝感是楚剧之乡。楚剧在孝感不仅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以它绚丽多姿、独具特色的舞台表现形式,滋润和熏陶着一代代生活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的人们。即使是在现代传媒和资讯都异常繁荣的今天,人们依然喜爱这一古朴常新...
关键词:楚剧 父母 可怜 舞台表现形式 地方戏曲剧种 群众基础 现代传媒  
吕剧的文化阐释被引量:3
《戏剧之家》2007年第2期158-162,共5页李胜男 
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流传着各式各样的戏曲剧种,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每一剧种都是按照自身的体制和特色加以创造、改编,然后用通俗的地方方言来演绎的。
关键词:文化阐释 地方戏曲剧种 吕剧 地方方言 改编 
采茶花开三百载 黄梅飘香醉神州
《戏剧之家》2007年第1期141-148,共8页李玖久 
黄梅戏又名黄梅采茶戏、黄梅调、黄梅腔等,起源、形成于湖北鄂东的黄梅、蕲春、英山、武穴一带,发展、成熟于安徽省的安庆地区,大约有三百年历史。是一个古朴而有又充满青春气息的地方戏曲剧种。
关键词:黄梅戏 茶花 地方戏曲剧种 安庆地区 百年历史 采茶戏 安徽省 气息 
楚剧百年回眸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06年第4期133-136,共4页方月仿 
楚剧是湖北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其发端源于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俗称“灯戏”)。黄孝花鼓戏大约形成于清道光年间(约1839-1850年),唱戏的看戏的都是种田汉,或者是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他们忙时种田,闲时“卡拉OK”,一...
关键词:楚剧 回眸 地方戏曲剧种 道光年间 手工业者 卡拉OK 花鼓戏 黄陂县 专业化 孝感 
湖北地方剧种一杆旗
《戏剧之家》2001年第6期8-9,共2页阮润学 
湖北省地处中国腹地,南北东西文化交汇,地方戏曲剧种较多。据统计,最多时达二十多个,至今有剧团的尚有十多个。在这些剧种中,汉剧曾经辉煌一时,不但对京剧及一些皮黄声腔剧种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十多个省有汉剧剧团。上个...
关键词:剧团 汉剧艺术 地方剧种 地方戏曲剧种 声腔 楚剧 京剧 广泛 高峰 流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