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作品数:130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苏醒谢地朱巧玲江宣许宝红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共同富裕为原则设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被引量:7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6期84-87,共4页谢地 
改革开放40年来,学界和实际部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进行了不懈探索,已有的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安排既要体现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要求,又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规定性。据此,改革开放以来,...
关键词: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 
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
《纳税》2017年第20期99-99,102,共2页蔡子仪 
本文通过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进行对比,对我国试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国企改革 高管薪酬制度改革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财产性收入”与“劳动报酬”——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理论辩证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5年第10期149-152,共4页康渝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13BKS00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11D028)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成果,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深入贯彻,而且在理论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说明。我们党不仅提出了"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张,而且特别强调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 劳动报酬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 
国企高管们的惊人薪酬
《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1期19-21,共3页长枫 
依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国有企业中工资最高的群体之一,理应是那些加班加点地拼搏在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他们的薪酬收入至少应与高级技工乃至企业管理者持平,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从理论上...
关键词:薪酬收入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高管 国企 国有企业 社会分配 企业管理者 公平与公正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收入差距的现实考析
《《资本论》研究》2011年第1期139-147,共9页杨胜利 王武瀛 
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会拉开收入差距,甚至扩大收入差距。对此,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来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特别是要探究和正视其不合理性的成因,这将有...
关键词:分配原则 收入差距 合理因素 
论我国社会主义分配三原则
《学理论》2011年第20期7-8,共2页苏醒 朱志宏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三个基本的分配原则,这就是按需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三个基本的分配原则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作用,甚至在同一领域三者按不同的比例发挥着作用。衡量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贯彻落实利弊得失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按需分配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关于津滨公司铆焊车间实行吨位考核的调查报告
《当代工人(C版)》2009年第2期104-105,共2页齐耀辉 
为了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努力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真正体现出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津滨公司铆焊车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结合本部门实际在车间内部实行了以吨位考核来核发工人劳...
关键词:车间 吨位 铆焊 劳动积极性 考核制 分配机制 劳务费用 班组长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三个代表 
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不同认识被引量:1
《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S1期-,共3页王新婷 
改革开放前,由于毛泽东对按劳分配制度下存在的"资产阶级权利"的误解以及留恋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共产主义并深受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上过多强调了平均分配。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教训,提出要想调动...
关键词: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质疑20年内公平都不能优先论
《理论参考》2006年第3期44-44,共1页付瑞雪 
关键词:兼顾公平原则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社会财富 高收入阶层 收入差距 平均收入 收入分配 市场经济 贫富悬殊 
一定要正确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理论界》2004年第3期9-10,共2页肖泳冰 
进一步揭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科学内涵,是正确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分配原则的前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 市场经济 共同富裕 分配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