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援助

作品数:2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照青孟令熙肖强英健文方巍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江南论坛》《当代青年研究》《理论与实践》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视频培训师帮助创业者打造形象
《商业周刊(中文版)》2023年第5期30-31,共2页Katrina Manson 杜然(译) 
创业者们正通过社交媒体课程学习如何在网上出彩在新企业创办人的待办事项清单上,有一项就是为他们的网站撰写“关于……”也就是拟成立组织的目标,再夹杂一些有关领导者的个人花絮等。2019年,当玛丽亚·伯格伦德(MariaBerglund)在俄勒...
关键词:培训师 波特兰市 俄勒冈州 单身母亲 社区援助 创办人 社交媒体 玛丽亚 
民政部福利彩票公益基金示范项目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以福建省南平市农村特困老人社区援助服务计划为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145-147,共3页林锋 
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与人才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制度具有时代的重要意义。通过民政部福利彩票基金示范项目的实施,把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搭建了志愿服务活动平台...
关键词:民政部 项目 志愿服务 常态化 
彭惠敏:智障人士的“母亲”
《社会与公益》2014年第9期46-47,共2页刘奇 
她是一名智障人士的母亲,也是一位心智障碍人士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彭惠敏是重庆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援助中心的创办人,曾入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奖。退而不休,投身开办智障人士服务事业。2002年退休之后,彭惠敏为大龄智障青年提供托管、...
关键词:智障人士 “母亲” 服务人员 社区援助 重庆市 社会工作 服务事业 职业培训 
社工也能“激励一代人”
《中国社会工作》2013年第15期56-56,共1页李长洪 
从踏入社工这个行列起,我就服务于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援助中心,与这些智力发展迟滞学员结下了缘分。身为社工的这5年,我见证了一个个生命奇迹的发生,在坚守中体味到了社会工作的真正价值,自身也获得了成长。
关键词:社工 激励 社区援助 智障人士 智力发展 社会工作 正价值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灾后心理重建的社区援助模式研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第5期135-136,共2页冯春 翟瑞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灾后成年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生活目标重建的研究>(10YJAXLX023)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灾区群众产生了重大的心理创伤。对汶川、北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援助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的特点,并构建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因此,本研究拟从社区的角度,将社区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并结合民族学...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 灾后心理重建 社区援助 援助模式 
“对智障人士,要撑开保护伞,更要开创一片天。”——记重庆惠灵智障人士社区援助中心创办人彭慧敏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2011年第2期80-83,共4页张勤 李显彦(图) 
“有生之年,我最大的目标就是为智障人士寻找出路”,这位200多名智障人士的“妈妈”彭慧敏动情地对记者告白。
关键词:智障人士 社区援助 保护伞 创办人 重庆 “妈妈” 
高校社区援助: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新举措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26-127,共2页孟令熙 肖强 
社区援助是大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经受锻炼、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跨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社区援助不可忽...
关键词:流动儿童 高校 社区援助 
流动儿童:高校社区援助活动不可忽视的群体
《世纪桥》2007年第1期121-121,124,共2页孟令熙 肖强 
社区援助是大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经受锻炼、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跨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社区援助不可忽...
关键词:流动儿童 高校 社区援助 大学生 
浅议下岗失业人员的社区援助被引量:2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93-96,共4页古小波作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加速进行,城市居民大量下岗失业已成为一类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凸现出来。与此同时,迅速发展的城市社区逐渐承担起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但是目前...
关键词:下岗失业人员 社区服务 社区援助 
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援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青年探索》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英健文 刘秋得 
文章通过对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援助实践项目种类的分析研究,阐明援助服务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影响及成效,进一步提出志愿援助活动应向阵地化、规范化、科学化、公众化发展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高校 青年志愿者 社区援助 社会效益 青年形象 宣传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