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重建

作品数:44被引量:13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斌志彭波李献青汪丽华郑红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医学》《思想理论教育》《健康大视野》《家族企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灾后心理重建对策——评《心理健康教育及灾后心理重建研究论集》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1期I0021-I0021,共1页洪美玲 
灾后心理重建能针对性地解决灾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提升灾民的心理健康素质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心理健康教育及灾后心理重建研究论集》一书主要由“灾后心理援助与健康教育”“大学...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灾后心理重建 汶川大地震 心理健康素质 灾区重建 健康教育现状 灾后心理援助 重建对策 
非常规疗法——治愈性空间设计对灾后心理重建的“介入”被引量:2
《设计》2021年第14期146-148,共3页司晓琪 李政 
为了研究如何将治愈性空间应用于灾后应急建筑设计中以更好地参与灾后心理重建活动。分析了环境心理学和治愈系文化背景下,受灾后灾民的心理机制以及治愈性空间中灾民与空间如何互动,以及治愈性空间案例分析。根据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得...
关键词:治愈系文化 环境心理学 应急庇护所 灾后心理重建 治愈性空间设计 
非言语沟通——艺术疗愈对灾后心理重建的“介入”被引量:12
《美术观察》2020年第8期15-19,共5页沈森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城市沦陷,经济停摆.数月以来,心理健康成为疫情后迫切需要被关注的问题.艺术作为非言语的沟通方式被认为具有揭示潜意识的功能,并更能直观呈现创作者脑海中的情绪化图像.艺术治疗作为一种结合艺术学、心理...
关键词:心理干预 艺术治疗 灾后重建 
心理重建 让悲不再伤
《家族企业》2020年第4期104-104,共1页胡宜安(口述) 王玉玲(整理) 
瘟疫导致的死亡有三个特点,一是不安宁,二是没有尊严,三是缺乏人性关怀。首先,死亡是不安宁、不安详的。在常规环境下,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实际上应该受到临终关怀,但由于瘟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使得很多患者在最后阶段,无法享受到来...
关键词:灾后心理重建 人性关怀 
灾后心理重建的海外经验被引量:2
《方圆》2016年第10期30-33,共4页毛亚楠 赵章秀 刘琴 
其实心理重建从广义来看,就是为受灾的民众提供社会支持的过程.政府支持非常重要,但如果除了政府之外,让灾民感觉到整个社会,和他们有同样地位的其他人也来支持,这份力量可能是更为重要的,
关键词:心理重建 经验 海外 灾后 政府支持 社会 民众 感觉 
阅读疗法在青少年灾后心理重建中的运用
《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年第7期299-299,共1页曲艺 黄晓鹂 赵晓东 丁会峰 温怀中 
多种研究和理论表明,阅读疗法对青少年灾后的心理重建意义重大。这种治疗理念,在实际工作方法和介入方式中都不会受到时空和对象的限制,因此,阅读疗法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可行性。本文主要结合灾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分析阅读疗法在...
关键词:阅读疗法 青少年 灾难心理 心理重建 实际运用 
灾后心理重建中阅读治疗的域外经验与本土探索--以地震灾后青少年为例被引量:4
《图书馆建设》2014年第6期47-51,共5页刘斌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CSH039
在灾后心理重建中,阅读治疗重在协助青少年通过阅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并实现自我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阅读治疗不仅可以协助灾后青少年表达创伤和降低焦虑,更可以促进其更好地自我觉察、理性思...
关键词:阅读治疗 灾后青少年 心理重建 
灾后心理重建中青少年价值观培育
《天府新论》2014年第4期114-117,共4页董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灾区学生心理康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FZ001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西部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对大学生思想与心理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12JD710015)
以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适用于本土化灾后心理重建。在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紧密联系,本土化灾后心理重建应着力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塑造感恩、回馈等精神品质。
关键词: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 灾后心理重建 价值观培育 集体主义 需要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积极支持芦山强烈地震灾后心理重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积极发挥心理学科优势,一方面立即开展学校师生的震后心理调适现场咨询服务等工作,同时积极支持芦山强烈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工作,成效显著,
关键词:西南交通大学 心理重建 咨询中心 心理研究 地震 灾后 学科优势 咨询服务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灾后心理重建的社区援助模式研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第5期135-136,共2页冯春 翟瑞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灾后成年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生活目标重建的研究>(10YJAXLX023)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灾区群众产生了重大的心理创伤。对汶川、北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援助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的特点,并构建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因此,本研究拟从社区的角度,将社区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并结合民族学...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 灾后心理重建 社区援助 援助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