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书写

作品数:87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园园李厥云冉春芳李思捷孙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主义高潮中的身份书写——语境中的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1期143-151,共9页朱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学中的伦理生活研究(1949—1966)”(20BZW176)研究成果。
一、为“青年读者”的“诗的增产”1955年10月,刚调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郭小川,以“马铁丁”之名在《人民文学》发表长诗《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并献给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马铁丁”本是郭小川和陈笑雨、张铁夫...
关键词:郭小川 致青年公民 《人民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 积极分子大会 张铁夫 身份书写 青年读者 
论阿莉·史密斯“季节四部曲”的边界意识和身份书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1期85-90,共6页王宁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阿莉·史密斯小说中的身份建构研究——以“季节四部曲”为例(SK2023B022);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他者”的叙事:美国华裔小说中的儒家孝道思想研究(2022AH052809)。
苏格兰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季节四部曲”小说反映出作家对边界书写的兴趣和文学主张。着眼于脱欧后当今英国社会的隔阂分裂状态,在时间边界维度上,打破线性时间结构,架构具有空间性的时间,诠释将历史与现在紧密相连的重要性;在地理边...
关键词:阿莉·史密斯 “季节四部曲” 边界意识 身份书写 
“新青年”的身份书写与角色塑造——基于《新青年》的文本考察
《学习与实践》2024年第4期113-123,共11页秦飞 邓纯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构建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BKS147)。
《新青年》通过编读往来的方式,建立“先生期待”与“学生崇拜”之间的身份关联,借助“非孝”“破家”“立人”等青年发展议题的策划与传播,引导青年开展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主体身份等不同层面的思想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新文化运动时期...
关键词:《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青年身份 青年角色 
身份书写与多元文化互构——以彝族女作家为中心的考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张耀丹 
中央民族大学2023年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当代少数民族城市书写及其家园意识生成研究”(项目编号:BZKY2023049)。
当代彝族女作家由于空间的移动呈现出一种文化多样的身份,从中体现出一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态势,并在情感上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着深度认同。她们的创作主要在文化身份的耦合和再生、对边缘群体的观照以及文化空间的转移三方面进行...
关键词:多元文化互构 彝族女作家 文化身份 文化空间 
寻绎与建构:美国现代艺术的早期身份书写
《美术观察》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郑旋 
在20世纪30年代联邦政府直接干预文化的政策推出之前,洛克菲勒夫人运用家族资本优势收藏大量民间艺术并举办展览,在各地巡回推广。这种前文化政策时期对被忽视的艺术进行私力救济的行为得到了30年代后期联邦艺术计划中“美国设计索引”...
关键词:美国民间艺术 洛克菲勒 文化记忆 罗斯福新政 
《不止不休》的职业身份书写与自我身份认知
《电影文学》2023年第24期141-143,共3页王建军 
在以反映生活为己任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中,不少创作者都在各自的电影作品中刻画了大量具有职业身份特征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秉持着自我的职业理想,通过职业身份的重构和认知来表现当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境遇。职业身份作为当代人的身份属...
关键词:文化身份 职业书写 《不止不休》 
18世纪壮游文学中的绅士身份书写
《外国语文》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王丰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英国旅行文学史”(22&ZD2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8世纪的壮游文学探讨了旅行对绅士身份的影响。一方面,绅士能借旅行增长世界学识,提升内在趣味,锻炼社交技能,使自我趋于完美;另一方面,绅士在旅行中常陷入过度消费,热衷商业化的鉴赏家趣味,甚至纵情享乐,在消费与娱乐中背离了理想的...
关键词:壮游 绅士 身份 英国性 
日本边缘题材电影的隐喻式表达——以《美好的世界》为例被引量:1
《艺术教育》2023年第11期180-183,共4页张丽 郑守艳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西游记》在日本的传播、接受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YJA752023;江苏政府(2020年)留学奖学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日本边缘题材电影数量众多、视角独特。2021年上映的《美好的世界》将镜头聚焦边缘的刑释人员—三上正夫,从出狱到死亡的显性叙事逻辑下隐喻着三上身份重构的生命体验:三上试图对罪犯身份进行自我解构,但媒介霸权使其身份危机难以解除,...
关键词:日本边缘题材电影 《美好的世界》 边缘人物 身份书写 隐喻式表达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的孤儿身份书写
《今古文创》2023年第44期29-31,共3页施灿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珍妮特·温特森的处女作,叙事风格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小说的主人公珍妮特和温特森同样是孤儿,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作为孤儿,珍妮特从小缺乏归属感,在二元对立价值观和养母的极端规训下陷入封闭单一的...
关键词:珍妮特 后现代主义叙事 孤儿 身份构建 
媒介建构视角下的新儿童观实践——以《儿童世界》(上海1922)为案例
《出版与印刷》2023年第5期104-110,共7页周婷 
以《儿童世界》(上海1922)为案例,探究其中的新儿童观实践,解读五四时期儿童身份的媒介建构过程,揭示儿童报刊对儿童身份转变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梳理史料对《儿童世界》的办刊活动进行总结,并以媒介建构的视角分析儿童身份的书写。研...
关键词:儿童报刊 《儿童世界》(上海1922) 新儿童观 身份书写 媒介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