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四号

作品数:120被引量:12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浩杰蒲晓斌张锦芳王振占李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合作项目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们是如何走向太空的?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3年第15期29-30,共2页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大漠腾空而起,飞向太空。之后三年又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直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空间飞行。这背后需要的是极大的勇气。据统计,目前世界上...
关键词:神舟五号 航天员 腾空而起 向太空 空间飞行 神舟三号 神舟四号 
万无一失上九天
《神剑》2023年第2期4-25,共22页崔吉俊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按照载人航天工程研制计划要求,“神舟五号”飞船要实施载人飞行。在实施载人飞行前,“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进行了四次无人飞行试验。
关键词:载人飞行 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五号 神舟四号 飞船 万无一失 无人飞行试验 
追风逐浪观沧海,我是全能的海洋卫星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19年第5期4-11,共8页任辉 
在已经过去的2018年,中国的太空事业可谓惊艳全球,全年共成功发射人造卫星37次,位居世界第一。这其中最被人们熟知的当数那18颗北斗导航卫星,以及创造了世界上首次月背登陆纪录的嫦娥四号。但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并不是这些耀眼的'明星'...
关键词:海洋表面 卫星传感器 水色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 人造卫星 海洋动力 浮游植物 神舟四号飞船 
例谈高中生物新情境试题的命制与分析
《中学生理科应试》2019年第3期53-54,共2页张慧玲 于伟东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不难发现,单纯记忆性知识的考题越来越少,考查能力的试题比重增加.这类试题往往以'新情境'的形式出现,然而考查的知识点却落脚在教材中.体现了生物试题的'高起点、低落点;情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制原则...
关键词: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 果汁生产 神舟四号 细胞融合 纤维素粉 新情境 
“神舟四号”“秘密录音”事件
《人生与伴侣(极品)》2015年第8期56-56,共1页梁东无 
"神舟四号"发射前,航天员系统的刘新民找到负责人尚志,要求把录音笔放进航天服。尚志又何尝不想把天上的真实声音录回来呢?但是,要把录音笔放在航天服上,确实费了一番口舌。朱光晨是负责产品装船操作的,他清楚这个项目事先并不在计...
关键词:录音笔 事件 秘密 航天员 负责人 尚志 
“神舟四号”飞船主载荷 多模态微波遥感器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年第11期78-79,共2页刘和光 姜景山 张德海 
空间对地观测能在全球尺度上提供地球资源、环境、生态、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有关能源分布和军事应用等方面的快速、全面的信息,也是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用以了解全球过程和层圈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信息支持手段.由于这些原因,对地观测在近几...
关键词:多模态微波遥感器 “神舟四号”飞船 空间对地观测 载荷 地球资源 信息支持 农作物生长 全球尺度 
红豆杉为何能遨游太空?
《商品与质量》2010年第1期14-14,共1页
2002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升空,而此次红豆杉的组胚试管苗搭载“神舟”四号也首次上天。那红豆杉为何能遨游太空?
关键词:红豆杉 太空 “神舟”四号飞船 发射中心 试管苗 升空 搭载 
生物高活性冲施肥——环球绿光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0年第1期55-55,共1页李芳东 
环球绿光生物高活性冲施肥是利用太空技术研发的,是集有机、无机、微量元素、太空选育的微生物等为一体的新型速效、长效、高效、无公害的腐殖酸型生物冲施肥,该肥中的微生物通过“神舟四号”飞船搭载,从中定向培养出活力强、抗逆性...
关键词:微生物菌种 冲施肥 高活性 绿光 太空技术 微量元素 飞船搭载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搭载的梭梭ISSR分析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259-263,共5页王戌梅 杨冬野 田永祯 张斌武 屠鹏飞 孙启时 李晓波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4CCA01200)
目的从分子水平证实空间搭载对梭梭种子后代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方法利用"神舟"四号飞船搭载的梭梭种子地面种植,进行简单重复间序列(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检测。结果空间搭载的梭梭和地面对照经ISSR分析,94个ISSR引物...
关键词:梭梭 ISSR标记 空间诱变 
我国培育繁殖成功第六代“太空烟草”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年第2期10-10,共1页
从太空返回地面的“太空烟草”,经过5年的培养在上海已经繁育杂交六代,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获得了空间电融合的烟草原生质体的体细胞杂种植株。“太空烟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项目之一。2002年12月30日,研究人员将...
关键词:烟草原生质体 繁殖能力 太空 细胞电融合技术 培育 科学研究项目 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四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