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泛化

作品数:123被引量:1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思敏陈中权张琦璋陈雪梅郭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新新媒介”对审美活动的塑形——以文艺传播学为研究视域
《昌吉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78-85,共8页张紫柔 
以文艺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的媒介烙印。随着文艺传播形式的更新,新新媒介业已大面积介入、干预审美活动,并促使其发生一定的形变。一方面,审美活动在方式、模态上显现出崭新的症候:主体与媒介之间构成博弈的关...
关键词:新新媒介 文艺传播 审美症候 审美泛化 两种文化 
审美泛化论的悖结与文艺审美论研究的现实问题浅述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年第4期22-23,共2页毛小芬 
在我国当前文学研究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审美泛化论,其理论悖结主要体现在,审美泛化论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审美论构建了关联,并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列入文艺审美论,但同时,认为文艺审美论无法解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诸多现实问题,应逐渐...
关键词:审美泛化论 悖结 文艺审美论 现实问题 
消费社会审美泛化研究述评被引量: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91-98,共8页李东若 
审美主义话语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其最关键的特征是对感性直观、个体价值和美学本性的强调与推崇。在当下消费社会的时代,审美已然泛化。所谓审美泛化论,指的是消费社会的莅临,彻底改变了审美自律的形态,在日常生...
关键词:审美主义 消费社会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危机 
审美泛化与艺术经典的价值嬗变被引量:4
《文艺争鸣》2017年第10期122-124,共3页于勇 
一、审美内在逻辑的民主化 自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后,人类便开始了审美活动和现实生活关系的梳理。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艺术创作的主体始终是以"人"为主体,并置于中心地位。审美性与大众文化紧密相连,从最初的诗画...
关键词:审美泛化 艺术创作 价值嬗变 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活关系 内在逻辑 审美活动 启蒙运动 
审美的沉沦与超越——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被引量:3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02-104,共3页刘钰琦 
21世纪初,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开始引入中国,在中国掀起激烈的争论,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十年之后,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新的话语环境下呈现了新的表征。在新的话语环境下,审美泛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新表征,其深层原因在于消费主...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泛化 感性 消费主义、 
商业文化的审美泛化与学术价值立场的选择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67-68,共2页赵洪涛 
当前商业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审美与文化的泛化,这种文化表征背后是商品交换的逻辑与利益纠葛。学术研究不能简单依据商业文化的表象来展开研究,因为二者内在的逻辑和本质完全不同,学术研究应该有一个价值立场和判断,这是学术价值之源,也...
关键词:商业文化 审美泛化 学术 价值判断 
大众传媒时代文学的媒体技术特性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25-128,共4页汪平 
大众传媒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构建着当代的审美观念,导致了转型时期审美观念时尚化、审美要求泛化、审美意识世俗化、审美认知图像化,文学审美从传统的纯审美而进入了泛审美的时代。在大众传媒的文化霸权逼迫下,文学从思维方式、创作方式...
关键词:大众传媒 文学审美 审美泛化 媒体技术特性 
“文学终结论”的探讨与“审美泛化”的现象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年第7期1-2,11,共3页王妍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高科技的浪潮使得后现代语境中的消费文化异军突起,对传统文学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时代的合法性同时也构成了文学的合法性危机。因此“文学终结论”这一话题在我国引起了普遍关注,并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的论争。...
关键词:文学终结 消费社会 文学性扩张 日常生活审美化 
后美学视野中“审美泛化”现象的中西观照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0-103,共4页寇瑞娟 
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冲击,后美学的理论也悄然进入中国文艺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后美学在解构中国艺术自律与独立性的霸权地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审美泛化"现象的出现。在中国文艺学转型的关键时期,处理好"审美泛...
关键词:后美学 “审美泛化” 中西比较 
长歌当哭之后——审美生存限度之考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719-722,共4页陈雪梅 张琦璋 
浙江省教育厅2006年立项课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研究及其正负影响之考察>资助项目(20060572)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祭奠晴雯,悲痛的审美体验之后,却是失重的情感分量。审美生存的内在悖论发人深省。这一生存模式在美学史和当代语境中高标独领,长久以来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化生存模式的期望。它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感性化...
关键词:审美生存 限度 审美泛化 虚无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