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验

作品数:306被引量:18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唐晴川周志强金明李蓉雷水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西安音乐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诗探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一代女诗人的生命经验与书写--浅析敬丹樱的诗歌
《诗探索》2020年第7期118-126,共9页朱昱璇 王学东 
谢冕曾在《丰富又贫乏的时代》中提道,“在文革结束之后的诗歌成就中,除去‘朦胧诗’在反思历史和艺术革新方面的贡献是别的成就无可替代之外,唯一可与之相比的艺术成就,则是女性诗歌创作。”①敬丹樱,在新一代的新锐女诗人中,有一定的...
关键词:女诗人 诗歌成就 艺术革新 朦胧诗 女性诗歌创作 白衬衣 艺术成就 非洲菊 
娜夜,甘肃的反义词
《诗探索》2013年第4期180-193,共14页路也 
有一年暮春时节我去兰州,飞机快要降落时我看到了下面一座又一座连绵的黄褐色山丘,荒凉、光秃、冷硬。当时我倚在舷窗上想,这应该是一个出诗人、出优秀诗人,甚至出大诗人的地方,因为一个敏感的人要永久地生活在此,必须用比别处的人多出...
关键词:娜夜 暮春时节 永久地 布娃娃 世俗人生 自由女神 人生旅途 生命经验 起风了 精神分析学 
“最痛的蜜”:精神漫游者之歌——评白红雪组诗《发烧的密码》
《诗探索》2013年第1期147-151,共5页龙扬志 
在诗风相对沉稳的现代湖湘诗坛,白红雪的诗歌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异类。王燕生先生曾说白红雪的诗歌像他打醉拳一样,眼花缭乱,明眼人却能看出招数,要旨在于打破禁忌,以释放被囚的精灵。湘中新化是传统的武术之乡,习武之风甚浓,白红雪作为...
关键词:漫游者 诗探索 自我焦虑 戴望舒诗集 爱情诗 中国新诗 梁宗岱 李金发 生命经验 旧书店 
编者的话
《诗探索》2012年第6期1-2,共2页
这是一个多雨的年份,整个夏天,电视台在不断地报道着洪灾和飓风,北方的雨水稍稍降下了暑热,但黏虫在东北的大地上疯狂地吞噬着即将成熟的玉米。人在自然面前依旧是被动的,但诗歌能让我们超越于自然之上。在这个刚刚入秋的时节,今年的《...
关键词:青年诗人 诗探索 诗歌作品 中国新诗 生命经验 文化经验 新世纪中国 给你 北京特色 编辑过程 
两首有关诗歌的诗——简评诗人麦芒的两首诗
《诗探索》2012年第4期74-77,共4页长聿 
近期翻看《读诗》2011年第4卷,有两首麦芒的诗引起了我的关注,一首是《给读者》,另一首是《忠告》。是忠告读者吗?细读之后,我以为麦芒是以一位诗人的写作经验在忠告诗歌的写作者——
关键词:诗歌作品 生命经验 写作经验 文化经验 诗探索 末路穷途 独特思考 我是谁 经过时间 怀我 
如实招来
《诗探索》2011年第8期194-196,共3页蓝野 
2011年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入围青年诗人共32人,最终蓝野、宋晓杰、谷禾三位诗人获本年度奖。将他们的获奖感言和有关对当前诗歌看法的文章发表在下面,请大家批评。他们的作品请见漓江出版社今年十月出版的《2011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
关键词:青年诗人 诗探索 获奖感言 漓江出版社 生命经验 一地鸡毛 谈诗 八十年代 灵与肉 选稿 
追寻生命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从沈浩波《她叫左慧》说开去
《诗探索》2011年第1期155-158,共4页龙扬志 
作为表达生命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词与物之间的较量注定是诗歌书写面对的难题。时至今日,在人们印象中,口语诗歌要"容易"得多。这种理解偏见与其说是网络时代的后果,不如说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诗歌为何物的缘故。长期以来,当人们谈论诗...
关键词:诗歌作品 沈浩波 生命经验 诗探索 现代诗歌 中国新诗 于坚 第三代诗歌 中国诗歌 李金发 
诗歌张力的建构——阿毛诗歌特质之探
《诗探索》2010年第5期92-100,共9页罗小凤 
阿毛的诗淡然如烟,却意境幽远,潜藏着震撼力,恬淡如水的语言背后深潜震撼力的震源便在于其诗歌张力的建构。如果把她的诗比作一座漂浮于水面的冰山,冰山的晶莹剔透便是其诗歌外在景观,而构成和支架冰山的内在肌理却蕴涵深厚,阿毛诗歌中...
关键词:于坚 诗探索 深潜 蒙太奇手法 平安夜 生活本质 智性 生命经验 如水 驰骋想象 
心灵的风——庋诖雅鸮旗泔随瞑鹒
《诗探索》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林莽 
《无法隐瞒》这部诗集,无疑是我所阅读过的优秀诗集中的一部。在近几年,我虽然编发过吴乙一一些很好的作品,但他的这本诗集的整体艺术水准还是让我感到十分的欣喜。作为一个年轻的,三十岁有余的诗人,他沉静而游刃有余的叙事,清晰而朴素...
关键词:生命经验 三十岁 艺术水准 诗歌作品 诗歌理论 诗探索 少年时代 我不知道 诗歌文本 面对自己 
三首写给孩子的诗
《诗探索》2010年第4期60-63,共4页王志国 沈苇 卢卫平 
这是三首写给女儿的诗,写作风格是相同的,在近于口语的叙述中,不动声色地、沉静地抒情让读者为之感动。女儿幼小的期待、稚嫩的担忧、简单的疑问,父亲痛心的歉疚、理解的沉默、谎言的善意,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真性情。一首好诗,源于真切...
关键词:生命经验 生命情感 写作风格 语言艺术 真性情 中都 我长大了 告诉我 无泪 人民东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