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

作品数:986被引量:4540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琼梁小英刘彦随陈海李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脆弱区农户返贫脆弱性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以陇南山区为例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4年第3期1009-1023,共15页刘胜强 赵雪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68)。
生态脆弱区既是生态环境最敏感区域,也是返贫问题较为集中的区域,返贫脆弱性作为评价农户返贫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为生态脆弱区农户的防返贫提供有效借鉴。以地处西秦岭的陇南山区为例,构建农户的返贫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微观调查数...
关键词:返贫脆弱性 暴露度 敏感性 农户 生态脆弱区 陇南山区 
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23年第22期9500-9513,共14页马晓琳 郭莎莎 徐扬 魏子谦 高子婷 于力 侯建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802805)。
构建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多以静态生态指示因子为基础指标,对重要物种的迁徙过程考虑较少,容易忽略生态服务和物种丰富度较低、但对物种迁徙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造成栖息地功能...
关键词:生境适宜性评价 生态安全格局 MaxEnt模型 MCR模型 日喀则市 
生态脆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四川省西昌市为例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22年第17期6900-6911,共12页李学东 刘云慧 李鹏山 伍盘龙 宇振荣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19YFD1100801)。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类型最多、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农村居民点作为生态脆弱区中主要人类活动区,成为导致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干扰源。以四川省西昌市为例,分别利用InVEST模型中的生境质量评估...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生态系统服务 生境质量 水土流失 面源污染 西昌市 
导读
《生态学报》2022年第18期I0002-I0003,共2页王锋 张建国 孙建 蒙仲举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也是目前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经济欠发达和人民生活水平相...
关键词:脆弱生态系统 多源数据融合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脆弱区 高强度开发 林牧 生态系统质量 生态规律 
林草交错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为例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22年第18期7321-7335,共15页袁换欢 王智 徐网谷 游广永 张建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众参与的自然保护地一体化监督平台研究(SQ2020YFF0426320);生态环境部科研项目-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支撑(2110199201502);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GYZX210507)。
东北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高度敏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研究表征生态环境变化的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是制定政策、改善生态环境的理论基础。基于此,利用遥感区域分析和地面实证分析对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区的...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气候因子 人类活动因子 植被变化趋势 变量投影重要性 
基于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风险识别与分担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21年第17期7015-7025,共11页张丛林 黄洲 郑诗豪 陈劭锋 董磊华 乔海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8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71503245);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401);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8JZD059)。
赤水河流域为生态脆弱区域,现行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总量不足且持续性较差、补偿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应用于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拓宽补...
关键词:赤水河 生态脆弱区 流域生态补偿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风险识别 风险分担 
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9
《生态学报》2021年第10期4213-4225,共13页陈云 李玉强 王旭洋 牛亚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803,2016YFC050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466,41807525)。
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随之变迁,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植被生产力下降等是生态脆弱区面临的重要问题。生态化学计量学作为当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强调从生态系统能量与元素平衡角度,揭...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生态化学计量学 环境变化 植物-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系统 
高寒山地生态脆弱区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成因识别——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20年第24期9059-9069,共11页陈志杰 白永平 周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73,41961027);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YF1FA052);甘肃如何融入“一带一路”研究一般项目(LDBR2018-017)。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山区聚落空间差异性和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对聚落空间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采用天祝县201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利用空间"热点"探测、最小累积阻力值模型(MCR)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
关键词:聚落 生态格局 异质性 土地利用 天祝县 
基于生态供给-消耗平衡关系的中尼廊道地区生态承载力研究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20年第18期6445-6458,共14页杜文鹏 闫慧敏 封志明 杨艳昭 陈如霞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100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资助(XDA20010202)。
中尼廊道地区作为南亚通道建设的关键环节,具有生态环境脆弱且对生态资源依赖性强的基本特征,中尼廊道建设占用生态空间,将增加生态系统对农牧业生产活动的承载压力;因此,开展中尼廊道生态承载力研究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南亚通道建设...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生态供给 生态消耗 草畜平衡 生态脆弱区 
生态脆弱区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20年第1期377-383,共7页魏轩 周立华 韩张雄 王娅 陈勇 杨国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9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87,41601587)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态环境持续遭到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解决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国内外学者关注中国生态工程实施的效果,对工程效...
关键词:生态文明 比较研究 退耕还林 可持续 跨学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