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

作品数:986被引量:4540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琼梁小英刘彦随陈海李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经济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生态脆弱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评《绿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被引量:2
《生态经济》2022年第4期230-231,共2页张晓欣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南北横跨北半球49个纬度,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同时,我国辽阔的国土南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多个热量和气候带,东西地质形态差异大,地表高低起伏,海拔高度由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逐渐梯次下降。复杂的地质形...
关键词:国土面积 生态脆弱区 热量分布 海拔高度 区域生态系统 政治经济学 气候带 形态差异 
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被引量:18
《生态经济》2022年第3期157-163,170,共8页孙泽笑 赵邦宏 秦安臣 朱克西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24-01);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项目(HBCT2018030301)。
论文基于生态脆弱区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生态系统,在测度指标中,强调了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选取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为研究方法,两者以递进式结构衔接,以昆明市东川区为案例地,实证研究...
关键词:生态脆弱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熵值法 多元线性回归 
非传统生态脆弱区贫困群体的生态资源感知及生态脱贫意向分析——以山东地区的政府生态扶贫调查为例被引量:1
《生态经济》2021年第4期220-227,共8页刘芳 徐慧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健康城市视域下的水系统治理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71704097);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山东省水利风景区旅游跨界融合研究”(17CLYJ10);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资助经费项目“动态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扶贫项目治理多维决策创新研究”(J16YF13)。
依托山东地区政府生态扶贫实地调查所获得的776份问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非传统生态脆弱区贫困群体的生态资源感知及生态脱贫意向进行实证分析。样本区域贫困群体的生态资源感知指数介于2.307~2.953之间,无较大差异,超过90%的...
关键词:非传统生态脆弱区 贫困群体 生态资源感知 生态脱贫意向 
生态脆弱区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宁夏同心县丁塘镇农户调查为例被引量:9
《生态经济》2020年第6期118-123,共6页马艳艳 东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村级互助担保基金发育、运行绩效及响应机理研究”(71763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驱动移民迁入区生态移民意识培育、行为规范、制度建设机制研究”(71163041)。
从农户秸秆资源化认知视角出发,以宁夏同心县丁塘镇为例,基于341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处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调查中数据显示:样本区域农户环保意识较弱,秸秆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实证...
关键词:秸秆 资源化利用 农户行为 多元Logistic模型 
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农户生态足迹及其与收入的关系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19年第7期148-154,共7页刘海燕 郝海广 刘煜杰 勾蒙蒙 张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分化对农地利用的驱动机制研究”(41501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泾河流域生态保护政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41701601)
研究人类生产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科学问题。文章通过调查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和正镶白旗农户住户基本情况,以生产和消费为基础计算了农户生态足迹,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户生态足迹的构成、动态变化及其与收入之...
关键词:农户 生产和消费 生态足迹 收入 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 
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优化探析被引量:7
《生态经济》2017年第10期195-198,230,共5页刘加林 朱强 李晚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其实现机制研究"(14YJC79007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区生态资本运营精准扶贫模式与机制研究"(16YBX008);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生态资本运营机理;绩效管理以及保障机制研究"(XSP2015JD13)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以西部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特性,从法律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基础三个层面阐述了环境污...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机制 
生态脆弱区与连片特困区重叠地区农户的技术选择决策研究被引量:2
《生态经济》2017年第3期120-125,共6页苗建青 刘宁宁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YBJJ034);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209351);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3SKB006)
在生态脆弱区与连片特困区重叠地区,推广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特性的生态农业技术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研究以巫山县为研究区,以金银花为例,运用双槛模型,研究了农户禀赋,外部环境及土地禀赋如何影响农户的农业技术选...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连片特困区 生态农业技术 技术采用决策 双槛模型 
中国八成近海生态呈亚健康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15年第8期10-13,共4页徐飞 
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4BJY034);2015年度沈阳市社科联一般研究项目(SYSK2015-11-03)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5)》中称,当前我国80%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陆源排污压力巨大、海洋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近海海洋生态被破坏,给经...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 海域污染 不健康状态 近海海域 海洋发展 海水水质 陆源 环境灾害 海洋环境 生态脆弱区 
制度创新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城镇化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6
《生态经济》2014年第3期42-46,共5页王生荣 李巍 
国家自然基金地区项目(41261042);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3A-132);兰州文理学院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12JC02)
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在影响城镇化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南州城镇化历程的梳理,探讨制度变迁对甘南城镇化...
关键词:制度 少数民族 生态脆弱区 甘南藏族自治州 城镇化 
四川山地丘陵生态脆弱区治理恢复模式调查研究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08年第10期41-44,共4页乔波 严贤春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BA606A-06-4);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编号:CR0515)
四川山地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之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治理恢复具有全国性生态安全意义,然而复杂环境使得治理难度特别大,寻求适宜环境状况的治理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在进行调查和参考大量...
关键词:山地丘陵区 生态脆弱区 治理恢复模式 问题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