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意识

作品数:61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孟唯一范虹孟凡周梁慧敏张金凤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瓦尔登湖》中的后现代生态伦理意识
《海外文摘》2024年第23期0004-0007,共4页范晓航 
本文旨在探讨亨利·大卫·梭罗(以下称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中所蕴含的后现代生态伦理意识。通过深入分析梭罗在书中对简朴生活的崇尚、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本文揭示了梭罗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
生态伦理意识的凸显——对卡尔维诺自然观的考察
《华中学术》2022年第4期23-29,共7页黎世珍 
意大利文学习惯将“自然哲学”视为推动创作的主要认识论之一,立志重现意大利文学辉煌的卡尔维诺继续坚守了这一传统,并明确表示:这会将他带往一条被意大利传统遗忘的河床。在创作中思考“自然哲学”意味着思考自然观念,从长篇处女作《...
关键词:卡尔维诺 “自然” 自然观 生态伦理意识 
准确理解生态公民的四重维度
《学习月刊》2022年第9期51-52,共2页秦良芳 
生态公民是指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公平正义的生态伦理意识、权责对等的生态权利与义务意识、全人类永续发展的全球意识,并且在实践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现代公民。本文从四个不同的维度剖析生态公民的深刻内涵,以期在达成...
关键词:生态公民 生态伦理意识 权责对等 生态文明理念 永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权利与义务 全球意识 
新时期以来动物书写中现代生态伦理意识的发展演变——以80、90年代小说中动物书写为例
《华夏文化论坛》2022年第1期143-149,共7页吴南 
以人为中心的人际伦理观念常常将人作为一切思想和道德的核心,生态伦理意识的出现使得伦理关怀的对象从人扩展到非人的领域,本文以80、90年代动物书写的小说文本为例,通过阐释作家对动物情感的刻画,动物主体性转换,以及人与动物的“交...
关键词:动物书写 生态伦理意识 伦理半径 主体间性 
生态观念在现代环境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陶瓷研究》2022年第1期86-88,共3页何鑫蕊 
环境陶艺作为最重要的公共艺术之一,因能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在重视生态建设的今天广受关注。本文将从生态伦理意识、回归自然、人文情感这三个方面探索生态观念在环境陶艺创作中具体的体现,展现环境陶艺在...
关键词:生态伦理意识 回归自然 文化情感 环境陶艺艺术创作 
《蝇王》中的后现代生态伦理意识被引量:1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03-109,共7页姜峰 
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将人类生存状况融入到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中书写,揭示了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现代西方伦理价值体系对生态道德的忽视,表现出一种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生态伦理意识。小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非二元对立的生态整...
关键词:《蝇王》 生态整体 后现代生态伦理 
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育存在问题及路径研究被引量:2
《新农业》2020年第22期57-59,共3页孙奇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也是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到了美丽中国的概念。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美丽乡村的支撑,而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育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和美丽乡村的建...
关键词:农民生态伦理意识 问题 路径 
河州花儿中的生态伦理意识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62-170,共9页苏茜 
2018年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表演理论’视阈下的河州花儿研究”(项目编号:YB018)。
河州花儿中的生态伦理意识,主要体现在艺术叙事层面上,通过"比兴"手法的运用,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统一的平和意境,借此表达出万物平等、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比兴"是花儿最显著的修辞手法和叙事特征,同时,"比兴"手法也...
关键词:河州花儿 生态伦理 比兴 万物平等 自然景观 
乡土不止于风景——甘南扎尕那村落的生态适应性探索被引量:2
《美术观察》2020年第4期146-147,共2页金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号:SWU19092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团队项目,项目批号:SWU1709114阶段性成果。
中国的乡土承载着自然生态与美的认知,强调人与自然相依、互应、共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在传统乡村的人居环境营建中,大都实践了这一观念。笔者以乡土风景绘画出发,期以通过乡土界域的探索与乡土绘画的图像呈现,达成对乡土生态意义的解读...
关键词:生态伦理意识 叙事艺术 生态意义 自然生态 色彩对比 人与自然 生态适应性 意韵 
自然教育的演进及其典型实践模式被引量:1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年第3期49-52,共4页宋然 
2020年,瘟疫、蝗灾、流感以及局部地区的山火、地震等灾难来势汹汹,人们在紧盯各项灾难的发展趋势、努力挽救生命的同时,也需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使得部分人日益缺乏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因此我们需...
关键词:生态伦理意识 人类中心主义 敬畏之心 人与自然 教育的作用 典型实践 挽救生命 发展趋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