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养技术

作品数:126被引量:24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璜齐振宏梁玉刚陈灿马达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湖南春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常德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生态种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稻虾鳖生态种养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2024年第12期36-38,共3页郑宏萍 侯海瑛 陈鹏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蓬勃发展,种养面积稳步扩大,技术和模式不断创新。稻虾鳖生态养殖模式就是众多稻渔模式中的一种。这种模式充分利用稻田的生态环境,实现稻、虾、鳖的共生,提高了农田的综合效益,适宜在华中地区推广。一、稻田改造...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生态环境 生态养殖模式 水稻种植 综合效益 华中地区 稻渔综合种养 稻田 
小龙虾稻田轮作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探索
《农家科技》2024年第36期100-102,共3页陈正中 刘新轶 欧阳慧 邵美红 
部级水稻绿色高品质示范县创建(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农专发[2019]89号、浙农专发[2020]27号)。
在农田新模式的生态农业养殖中,稻田养小龙虾是收益显著的养殖模式之一,可以实现稻田与小龙虾的互补共生,在养殖过程中,将各项养殖资源充分地利用,将土地、水资源更好地配置在一起,在同一片稻田中,小龙虾饲养后再轮作一季水稻,实现“一...
关键词:小龙虾 轮作 生态种养技术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会带来粮食数量安全问题吗?被引量: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7期246-258,共13页田卓亚 杨彩艳 汪熙琮 雷泽奎 齐振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3049)。
为探究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2023年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与国家粮食数量安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导致水稻总产量下降43.97...
关键词:稻虾生态种养 采纳行为 粮食数量安全 威胁效应 
藕鳖共作生态种养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24年第6期217-220,共4页蒋阳阳 吴明林 周蓓蓓 李海洋 马仁胜 耿骏 胡春生 
肥西县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20230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6,CARS-45);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ny01)。
莲藕与中华鳖共作模式是将水生植物种植和水产动物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具有“一水多用、一田双收”等特点,能实现节水减排、提质增效,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本文在肥西县丰乐镇藕鳖共作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从莲藕...
关键词:莲藕 中华鳖 生态 共作 
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能否提升农户社会资本?——以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为例被引量: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2期355-368,共14页田卓亚 齐振宏 杨彩艳 杨兴杰 汪熙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273049)资助。
生态种养技术的经济和生态功能一直备受关注,但社会功能却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为探究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本文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1039份稻虾生态种养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并检验了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
关键词:采纳行为 社会功能 社会资本水平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 
红螯螯虾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技术
《海洋与渔业》2023年第6期70-71,共2页黄晓声 林伟松 李健强 蔡燕高 张玉山 
稻虾共作是稻渔共作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稻渔共作模式可在一块稻田同时收获水稻和水产品,不仅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而且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红螯螯虾 稻虾共作 增加农民收入 水产品 高质量发展 积极性 农民 
稻虾轮作生态种养技术
《科学养鱼》2023年第12期43-44,共2页张利兵 郭安托 牟哲松 李欢 
2021年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N20210023);2022年温州市农业丰收计划项目《稻—小龙虾轮作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FSJH2022004)。
稻虾轮作模式是利用传统单季稻种植区冬春季空闲季节开展水产养殖,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稻田亩产出,促进农民增收。温州乐清本地小龙虾销售高峰期日销售量达1万千克,市场前景较好;目前乐清市域内仅有几百亩小龙虾养殖规模,推广前景好;...
关键词:小龙虾 挖沟 水产养殖 稻虾轮作 推广前景 乐清市 温州乐清 市场前景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年第11期177-180,共4页关向东 李春艳 顾秋丽 库尼都孜阿依·吐尔汗 游会 
稻鸭共作是一种将种植和养殖有效结合节本增效的生态养殖技术,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该种模式之下能够实现一块土地生产出两种不同的产品,充分发挥了农田的利用价值,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
关键词:稻鸭共作 生态种养 推广应用 
基于不挖沟的大面积“稻—蛙—菜”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探讨
《中国水产》2023年第11期84-86,共3页吴建坤 颜桂海 莫明 严正东 钟石军 
本试验在学习借鉴各地稻蛙生态种养殖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围绕乡村振兴,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稻—蛙—菜”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探讨。试验结束测产,水稻647kg/亩、虎纹蛙1520kg/亩,取得了良好效益,为进一步推广“稻—蛙—菜”生态种养提供了...
关键词:乡村振兴 饮食消费 生态环境 养殖模式 虎纹蛙 产品质量安全 生态种养 蛙类养殖 
皖南山区香榧生态种养技术
《园艺与种苗》2023年第8期22-24,97,共4页黄龙飞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1);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大科技研发项目(2020-620-000-002-04);恩施州科技计划项目(D20220054)。
香榧产业是皖南山区实现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地栽植户缺乏对香榧生态栽植管护的理论知识,引起土壤酸化、病虫害频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不利于山区木本油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文中阐述了酸化土壤修复、茶枯饼浸提...
关键词:香榧 皖南山区 生态种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