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

作品数:473被引量:219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平何德奎陈宜瑜斯幸峰王跃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沙鳅科鱼类的起源演化
《水产学报》2025年第2期204-218,共15页徐荣荣 刘世英 王永明 李燕平 谢碧文 彭作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0457);内江师范学院创新团队项目(2021TD03)。
【目的】厘清沙鳅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起源演化。【方法】本实验通过PCR扩增和公共数据库搜集,共获得240条序列,涵盖了8属20种沙鳅科鱼类,采用2个线粒体基因(COⅠ、Cytb)和3个核基因(IRBP、RAG1和RH)联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发育树重...
关键词:沙鳅科 多基因联合 系统发育 分子钟 生物地理学 
生态系统中真菌生物量对土壤稳定碳库的贡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2期454-467,共14页王翔 余光辉 Yakov KUZYAKOV 殷博昊 Andreas KAPPLER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A20608、42293264、41977271);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3ZYJDJC00050、24ZYJDJC00330)资助。
真菌的胞外聚合物和死亡残体显著贡献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稳定过程.然而,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真菌对千年尺度上土壤碳持久性的贡献与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发现,全球六个典型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真菌生物量碳库与矿物结合态碳库具有较强...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 真菌 矿物结合态有机质 活性矿物 土壤碳稳定性 纳米离子探针质谱 
土壤真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12期3774-3786,共13页张晗烁 郑勇 贺纪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447)资助。
真菌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之一。近10多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真菌多样性的认知。真菌生物地理学主要研究真菌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格局以及驱动因素。一般认为真菌在自然土壤中并不是随机分布...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 群落组成 多样性 真菌 尺度 
裂腹鱼类系统进化及高原适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湖泊科学》2023年第3期808-820,共13页马宝珊 魏开金 赵天一 裴福成 霍斌 
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黄河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9280,31600367)联合资助
裂腹鱼类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群鲤科鱼类,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由原始的鲃亚科鱼类逐渐演化为适应于寒冷、高海拔和急流等恶劣环境的一个自然类群,其共同特征是肛门和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列特化的鳞片(臀鳞),具有生长缓慢、...
关键词:青藏高原 裂腹鱼类 生物地理学 系统进化 高原适应性 
大数据时代土壤微生物地理学研究综述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22年第13期5152-5164,共13页靳一丹 陆雅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1206,41630857)。
土壤蕴含极为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它们在物质分解、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物生产力和生物健康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与群落构建规则,有助于预测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组的功能演变及其...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 生物地理学 高通量测序 大数据 基因地理学 
贝叶斯推断在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中的应用
《科技导报》2022年第3期112-120,共9页柳旭 马玉颖 高贵锋 范坤坤 杨腾 褚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480)。
微生物生物地理学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经典频率数理统计方法是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统计方法。近年来,贝叶斯推断作为重要的随机模拟数理统计方法正不断地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中。介绍了贝叶斯推...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 贝叶斯推断 经典频率统计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国内进展与国际前沿被引量:54
《土壤学报》2020年第3期515-529,共15页褚海燕 冯毛毛 柳旭 时玉 杨腾 高贵锋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5010101)资助。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一门科学,是土壤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前沿。近年来,尽管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仍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土壤...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分布 驱动机制 群落构建过程 共存网络 微生物预测 
蚕豆根瘤菌生物地理学及AFLP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分子植物育种》2019年第20期6860-6866,共7页贾腾飞 张小娟 
青海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7-QX-21);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1-ZZ-05)共同资助
蚕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在中国环保绿色农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根瘤菌资源的开发仍是有关生物固氮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本课题组已建立的蚕豆根瘤菌AFLP体系,结合生物地理学因子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对青海省5个地区...
关键词:蚕豆根瘤菌 生物地理学 AFLP 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被引量:21
《生态学报》2018年第18期6359-6382,共24页何念鹏 张佳慧 刘聪聪 徐丽 陈智 刘远 王瑞丽 赵宁 徐志伟 田静 王情 朱剑兴 李颖 侯继华 于贵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104;2016YFC050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655;31290221);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优秀青年团队项目(LENOM2016Q0005)
性状(Trait)或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和进化后所呈现出来的可量度的特征,也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或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手段。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功能性状的研...
关键词:样带 生态系统 性状 宏生态学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性状网络 生物地理学 
金针菇有了自己的正式“身份证”
《食药用菌》2018年第4期262-262,共1页郭爽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杨祝良团队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研究了欧洲、东亚和北美洲冬菇属的标本和菌株,发现金针菇竟然是人工培育的新物种。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真菌学进展》(Mycology Progress)杂...
关键词:金针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 身份证 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理学 植物多样性 人工培育 国内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