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合成

作品数:5958被引量:27276H指数:5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邓子新刘文郑裕国唐功利鞠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药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糖肽抗生素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5年第4期661-680,共20页郭蔚 李星坤 邓子新 侯安伟 徐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A0916200);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项目(TSBICIP-CXRC-065,TSBICIP-CXRC-076);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重大攻关类和颠覆性创新项目(22HHSWSS00001,22HHSWSS0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07038)资助。
糖肽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s,GPA)是临床上用于治疗耐药革兰氏阳性病原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不幸的是,随着GPA的应用,临床上也陆续发现了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例,使得相关病原菌感染的医治愈发困难.为了应...
关键词:天然产物 糖肽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 生物合成 基因组挖掘 
东莨菪素的生物合成、提取方法和药理活性研究综述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5年第7期20-27,共8页徐赛 
东莨菪素也称为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是许多可食用植物中常见的天然香豆素之一,在人类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东莨菪素有多种潜在的药理学活性,但该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过程、提取方法和作用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东莨菪素的...
关键词:东莨菪素 生物合成 提取方法 药理活性 
修饰芳香族化合物的异戊烯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药学学报》2025年第3期573-586,共14页谢萌 潘英妮 李宁 訾佳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2293682);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21-I2M-1-029-5);中国医学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RC350-009)。
具有异戊烯基取代的芳香族天然产物(prenylated aromatic natural products,PANP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核心骨架的变化(香豆素、木脂素、苯甲酸/苯甲醇、黄酮、氧杂蒽酮、蒽醌和芳香生物碱等)以及异戊烯基的类型、取代位置和是否...
关键词:异戊烯基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族异戊烯基转移酶 底物选择性 区域选择性 生物合成 
纳米材料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徐畅 杨晓雅 郭家彬 李宇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3880)。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食品、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可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人体,其毒性效应值得高度关注。体内研究证实,纳米材料暴露可导致心、肝、肾、皮肤和神经等多个靶器官毒性,其毒性机制与内质网、溶酶体和线粒体等...
关键词:纳米材料 线粒体生物合成 毒性 机制 
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生物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年第6期569-576,共8页王若彤 沈晓凤 严赵玖 孙超 李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1-032)。
黄酮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炎、抗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衰老和辐射防护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生产主要依赖于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采取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为其大...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合成 细胞工厂 代谢调控 
南海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筛选及菌株HMg33的鉴定
《滨州医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440-445,451,共7页杨芳丽 李姿颖 徐欣雨 曹旭霞 周越 张光涛 
滨州医学院科研启动基金(BY2022KYQD47);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X202310440648)。
目的研究一种南海海绵共附生可培养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检测其中稀有放线菌菌株生物合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潜力。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南海海绵共附生放线菌,基于形态学排重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所得放线菌种属;采用琼...
关键词:南海海绵 放线菌 抗菌活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合成潜力 
海洋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2024年第6期993-1003,共11页潘少婷 王博轩 陈佳鑫 蔡佳君 林彦伸 唐灵芝 洪璇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312631001);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502Z2022722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1401);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FJJKBK22-049)。
聚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分布,展现出包括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及抑制酶活性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对海洋资源探索的深入,源自海洋真菌的新型聚酮类化合物不断涌现,成为新药研发的...
关键词:海洋真菌 聚酮类化合物 生物合成途径 生物活性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蓝光补光调控三叶青叶片酚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分析被引量:1
《药学学报》2024年第10期2864-2870,共7页徐惠龙 杨楠 洪玉燕 潘梦婷 郭玉春 范世明 许文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2016N0015,2018N0012,2021Y4015,2021S_(2)015,2022N5018);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21013-重点;X2023031);厦门市科技特派员专项创新服务载体项目(202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3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中药资源保障能力提升项目》。
分析三叶青叶片蓝光补光下酚类成分及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筛选酚类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为提高三叶青叶品质提供依据。以蓝光补光和可见光的三叶青叶片为研究材料,蓝光补光可以显著提高新绿原酸、绿原酸和3-O-香豆酰奎宁酸等酚类成...
关键词:三叶青 转录组 蓝光补光 差异表达 酚类合成 
与核酸兼容的化学反应开发进展被引量:1
《合成生物学》2024年第5期1102-1124,共23页刘子健 穆柏杨 段志强 王璇 陆晓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37713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1953203)。
DNA编码化合物库(DNA-Encoded Library,DEL)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小分子药物筛选手段已经成为新药研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平台。与核酸兼容(on-DNA)的化学反应对于构建具有丰富化学空间和结构多样性的DEL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on-DNA化...
关键词:DNA编码化合物库 on-DNA化学反应 合成策略 生物合成 
接骨木属植物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测
《华西药学杂志》2024年第5期604-610,共7页张旋 李雪艳 彭世聪 杨坚 李大山 普春霞 王文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82160744)。
对接骨木属的主要药用成分三萜类、甾醇类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总结,推导了这三类化学成分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推测了该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为后期相关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接骨木属 接骨木 接骨草 血满草 三萜 环烯醚萜 甾醇 生物合成途径 化学成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