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45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足石刻光景层次及营造手法分析
《灯与照明》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黄海静 张缤月 刘窈汐 魏毅诚 黄恒瑞 谢佳利 叶智诚 宋思涵 
研究聚焦于光景学在石刻艺术中的应用。以大足石刻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分析大足石刻光景现状,指出光景学对石刻艺术中塑造形态、构建空间、强化情感和融于环境的影响;探讨大足石刻的光景营造手法,揭示了直射、遮光、漏光...
关键词:石刻艺术 光景营造 大足石刻 
文明互鉴多元共融:中亚研究学术论坛述要
《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155-157,共3页何卯平 周英惠 
新疆大学“双一流”校内培育专项:俄乌冲突视阈下的“一带一路”非传统危机研究(项目编号:24DPY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清代新疆地名的汉字译写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24P008)阶段性成果。
作为新疆大学建校100周年“红色百年世纪华章”校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中亚研究学术论坛”国际会议于2024年7月13日在新疆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文明互鉴视阈下的中亚考古与西域艺术”,由新疆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吐鲁番市...
关键词:大足石刻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新疆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学术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 科研机构 校庆活动 
大足石刻卧佛佛手精细化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工程地质学报》2024年第6期2017-2029,共13页黄蕾 马雨君 王南 张景科 刘建辉 陈卉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号:2019YFC1520600)。
石质文物模型的建立与稳定性研究,对于古代文物的社会文化、民族特色等历史信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足石刻卧佛佛手为例,基于文物三维空间结构信息,利用Geomagic内置算法实现高精度佛手数字化模型重构,通过Rhino平台实现NURBS曲面与...
关键词:大足石刻 精细化建模 稳定性 动力响应 
民间工匠的世系传承与身份认同:从大足石刻题记看宋代文氏家族镌作史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116-123,共8页刘丹一 
宋代四川大足地区,文氏工匠家族以卓越的镌刻技艺闻名遐迩,至少历经六代,传承超过百年。石窟题记中的衔称展现了其家族技艺的传承与个人身份的认同。“处士”这一衔称尤为特殊,它与文氏工匠的高超技艺、社会声望、业务招徕密切相关。同...
关键词:民间工匠 大足石刻 世系传承 身份认同 传承人 
大足北山石刻122号诃利帝母龛造像彩绘颜料及相关研究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4年第4期16-27,共12页雷雨 陈卉丽 何静 仉文岗 朱书茵 
重庆市大足区科技发展项目(DZKJ,2021ABB1001);重庆市科研院所绩效激励引导专项(cstc2021jxjl00004);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CSTB2022NSCQ-LZX0001)。
诃利帝母是我国佛教石窟艺术中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大足石刻北山佛湾122号诃利帝母龛造像保存较好、雕刻精美、色彩丰富,是具有代表性的南宋佛教造像。本研究综合运用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
关键词:大足石刻 诃利帝母造像 颜料分析 多层彩绘 
专题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路径分析——以大足石刻博物馆为例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20期73-76,共4页刘金萍 
2023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NDQN64)研究成果。
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正悄无声息地改变博物馆发展形态,国内诸多博物馆开始探索数字化建设,专题博物馆虽是我国博物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存在数字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专题博物馆的特征、数字化...
关键词:专题博物馆 数字化 路径 
中小石窟突围记
《公民导刊》2024年第10期31-33,共3页陈敏 
作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最近频频“出圈”,在今年暑期旅游市场表现抢眼。其通过游戏、手办等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人目光,并开启“五山联动”新路径,热点不断的同时,游客量也不断攀升。石窟寺是辉煌灿烂的巴蜀文明的实物见证,...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石窟寺 沧海遗珠 文创产品 游客量 专题调研 
新时代背景下大足石刻中小石窟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新阶段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9期30-33,共4页杨丽丽 
大足石刻中小石窟是巴蜀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些中小石窟的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是保护传承川渝地区人民大众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整理和实践成果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中小石窟保护利用工作在不同时...
关键词:大足石刻 中小石窟 文物 整体保护 活化利用 新阶段 
大足石刻两宋时期妆銮颜料的色彩数字化探究
《东方收藏》2024年第10期54-56,共3页肖人源 肖维 操娟娟 
重庆市大足区科技发展项目“大足石刻文物彩绘数字化研究”,编号:DZKJ2022JSYJ-RWSH1001。
文章通过田野考察法、文献法、归谬法等研究方法,从大足石刻的彩绘妆銮颜料出发,探究大足石刻在两宋时期所使用的妆銮颜料,并在此基础上制成色彩模拟样本,通过色彩数字化检测手段对色彩模拟样本进行检测,得到大足石刻两宋时期妆銮颜料...
关键词:大足石刻 妆銮 色彩 数字化 
舞剧《天下大足》,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国青年》2024年第19期56-57,共2页董铁莹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关键词:大足石刻 重庆市大足区 石刻艺术 石窟艺术 文化的力量 石刻群 五代 明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