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累积

作品数:182被引量:87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黎缪爱军苏海磊孙福红郭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化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砷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转化及在其他生物体内的代谢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环境化学》2024年第4期1069-1084,共16页冉茂霞 吴迪 史永富 顾润润 黄冬梅 席寅峰 汤云瑜 叶洪丽 张璇 方长玲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2021M05).
砷作为全球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污染物,普遍存在于淡水和海洋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生物累积性与生物毒性.水生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砷在全球生物化学循环的过程中通过迁移、累积、转化、富集在水生生物体内,产生毒性作用,而砷对...
关键词: 水生生物 生物累积 生物转化 毒理效应 代谢机制 
四膜虫摄取与外排AuNPs和Au(Ⅲ)的差异及单细胞异质性分析
《环境化学》2023年第7期2163-2170,共8页张柳 吴琪 曲广波 史建波 江桂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6189)资助.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其不可避免地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单细胞水生生物体内累积的纳米材料可能会沿着食物链/网向上传递,造成一定的环境风险.为了探究真实环境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及其溶解态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在低剂量...
关键词:单细胞分析 生物累积 金属纳米材料 单细胞质谱流式 细胞异质性. 
金属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及其与藻类的相互作用概述被引量:2
《环境化学》2023年第5期1466-1483,共18页韩泽蓉 缪爱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22605,221760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2300303)资助.
金属纳米颗粒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积累.因此关于其进入水环境后的行为及与水中初级生产者—藻类相互作用的研究至关重要.金属纳米颗粒在水中会发生团聚、沉降、溶解、硫化反应及光化学反...
关键词:金属纳米颗粒 藻类 环境行为 生物累积 毒性 
贵州万山汞矿区植物中汞的累积特征被引量:3
《环境化学》2022年第12期4047-4056,共10页陶惠 陈颖 刘艳伟 梁勇 阴永光 蔡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06154)资助.
本研究对采集自贵州万山废弃汞冶炼作坊与废弃汞矿附近的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总汞分析,旨在探究不同种类植物和植物组织中汞的蓄积能力和分布特征.本研究共采集菊科、禾本科和唇形科等植物77种,植物茎叶部分和根部样品共185个.结果表明,...
关键词: 汞矿区 土壤 植物 生物累积 
卤代多环芳烃人体内暴露及健康研究
《环境化学》2022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众所周知且普遍存在的致癌物,而伴随着燃烧过程,会产生一类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卤代多环芳烃(HPAHs)。HPAHs是PAHs母环上一个或者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包括氯代多环芳烃和溴代多环芳烃。相较于母体PAHs...
关键词:卤素原子 氢原子 生物累积 持久性 燃烧过程 HPA PAHS 
食物相暴露条件下尼罗罗非鱼对砷的累积与转化被引量:4
《环境化学》2022年第6期1897-1904,共8页宋梦萍 杨常亮 张璟 黄中情 曾绍宇 刘雯清 何发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8047)资助.
为研究不同类型、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对砷(As)的累积与转化作用,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选取杂食性淡水鱼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让其分别摄食暴露于1 mg·L^(−1)砷酸[As(Ⅴ)]水溶液中15 d的浮水植物青萍(Lemna minor ...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  食物链 营养转移 生物累积 生物转化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生成机理和协同阻滞研究
《环境化学》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林炳丞 刘国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936007);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JCTD-2019-03);中国博士后基金(2021M703408)的资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具有高毒性、持久性、远距离传输性和生物累积性的环境污染物,二恶英类POPs可在工业生产中无意生成并释放进人环境。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是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寿命比瞬时自由基长,具有潜在毒性,在工...
关键词:环境持久性自由基 人体暴露 生物累积 环境污染物 工业烟气 POPS 源头控制 潜在毒性 
生物体内环形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分布、行为及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
《环境化学》2022年第1期193-204,共12页孙宏雨 李栋学 徐琳 邱春生 王少坡 刘楠楠 孙力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7112);天津市科委基金(19JCQNJC08200)资助.
近年来,环形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其优异的物化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常被添加到个人护理品(PCPs)等各类消费品中。目前,人们对cVMSs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水平及其迁移转化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另...
关键词:环形挥发性甲基硅氧烷 毒性效应 生物富集 生物累积 生物放大 生物代谢 
单细胞质谱揭示四膜虫对极低剂量纳米颗粒的摄入特征
《环境化学》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水生单细胞微生物的摄取是纳米材料进入食物网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纳米材料在单细胞水生生物体内累积,对理解纳米材料在生态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表明,暴露浓度是纳米材料生物累积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纳米材料 纳米颗粒 单细胞微生物 生物累积 食物网 单细胞水平 四膜虫 暴露浓度 
有机化合物生物富集的度量与评价方法进展被引量:11
《环境化学》2014年第2期175-185,共11页周东星 高小中 许宜平 王子健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2012AA06A302)资助
生物富集对评价有机化合物引起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化学物质管理和制修订环境质量基准的重要依据.然而,化学物质与生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复杂,以及环境因素的多变性,均给生物富集的度量与评价带来很大...
关键词:生物累积 生物富集 生物转化 生物模拟采样 模型预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