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生产

作品数:111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苏立君王俊马拥军邢方张俊山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生命政治学可知性条件的《资本论》被引量:1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3年第1期188-201,共14页林青 
《资本论》与生命政治学的关联,并不是一个直接能够主题化的话题,而是要在一种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实现二者视域的融合。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深刻和最全面的著作,《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可能的前提、特征以及基...
关键词:资本权力 劳动社会化 剩余价值生产 可知性条件 
元宇宙与资本结合的剩余价值生产方式被引量:11
《财经科学》2022年第7期62-75,共14页王俊 苏立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进程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20YJC790136)的资助。
元宇宙是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元宇宙技术有助于提高生产社会化水平,具有广阔的生产力潜能。但值得关注的是,元宇宙与资本结合的数字劳动范式具有“虚实结合”特征,将对社会生产的时空范围、支配力量和分配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元宇宙 数字劳动范式 异化劳动 剩余价值生产 
劳动时间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函数:以剩余价值生产为例
《改革与战略》2021年第6期1-9,共9页刘荣材 
劳动时间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科学地阐述了劳动时间与价值增殖的内在关系。文章以劳动时间为自变量,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框架内,以剩余价值生产为考察对象,构建了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劳动时间 生产函数 
国有资本剩余价值生产与国有企业创新的原动力
《理论动态》2020年第17期10-18,共9页郑东华 
国有资本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因而国有资本生产方式本质上是扩大再生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简单再生产,甚至出现单个资本的萎缩再生产的情况。比如,在经济下行周期、行业低谷等一些特殊情况下,国有资本生产就可能出现...
关键词:消费档次 简单再生产 国有资本 扩大再生产 单个资本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社会化大生产 资本生产方式 
劳动的情感参与:数字时代情感的价值和生产被引量:12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2期32-40,121,共10页朱阳 黄再胜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数字劳动作为劳动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8BKS012)。
长期以来,情感劳动只是作为一种服务劳动的具体形式。学者忽视了情感在数字时代参与劳动的新方式,更鲜见对其劳动价值的分析。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情感能够成为一种商品在互联网世界中广泛传播和交换。这一过程中,数字...
关键词:情感劳动 数字时代 价值创造 剩余价值生产 
价值决定向价值实现的蜕化:置盐定理的逻辑推理困境被引量:7
《世界经济》2019年第6期3-19,共17页王生升 李帮喜 顾珊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从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透视一带一路的历史定位研究”(16BJL10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17BJL020)的阶段性成果
与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不同,置盐定理仅仅展示了社会总资本矛盾运动的一个方面,即剩余价值实现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反向影响,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被简化为同一过程。这种简化消除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
关键词:置盐定理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 
孟捷:《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经济研究信息》2018年第5期3-6,共4页
按语:《资本论》提出,在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崛起之后,以生产力进步为前提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便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这意味着,剩余价值的增长是和生产力进步携手并进、合二为一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不仅论证...
关键词:《资本论》 当代价值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剩余价值生产 生产力进步 机器大工业 历史合理性 解放生产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数字经济时代拓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数字劳动价值创造研究被引量:27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4-21,共8页孔令全 黄再胜 
2017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数字劳动理论及其借鉴研究>(编号:2017BKS003)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数字化成为新时代转型的主要标识。在非物质劳动逐渐占据劳动主导形态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劳动作为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时代拓展的特殊价值日益凸显。鉴于此,理清西方资...
关键词:数字劳动 概念 剩余价值生产 剥削 
关于“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现”争论的评述
《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12期68-73,共6页王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团队与公共科研平台支持项目"(项目号:2017RW006)和"师生员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俗化研究"(项目号:2017RW050)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美国学者莫斯利、中国学者孟捷和韩国学者柳东民在《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上围绕"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现"(MELT)产生一系列争论。本文通过梳理这次争论认为,导致争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不同学者对MELT的定义不同,因此应明确MELT的定...
关键词: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现 信用货币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实现 
基于生产方式批判的马克思正义思想被引量:28
《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4-16,共13页冯颜利 段忠桥 吴忠民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双重视阈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项目号12AZD001)的阶段性成果
在正义理论的思想光谱中,“马克思与正义”问题居于研究的聚焦点。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思想逻辑对西方正义观念的解蔽与重大变革,为人类正义问题的破解和正义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正确认...
关键词:正义问题 唯物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剩余价值生产 20世纪70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