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造化

作品数:1589被引量:4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解安宁薛永年郎绍君罗无逸邵大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璪画论与绘事中的佛教因素被引量:3
《新美术》2021年第2期48-63,共16页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画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ZD13
唐代画家张璪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倡导代表着中国艺术史上"师心"与"师造化"理论,对中国画的实践与理论影响甚巨。有关张璪本人的文献史料十分有限,1因此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其理论与绘事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艺术史 师造化 张璪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画论 师心 绘事 文献史料 
临摹与写生 黄宾虹的“师古人、师造化”观被引量:2
《新美术》2019年第5期39-47,共9页郎绍君 
临摹与写生,扩大说即"师古人与师造化",已成为山水画家的口头禅。但黄宾虹是如何阐释和实践它的,未必都清楚。对黄宾虹来说,"师古人,师造化"是他选择的路,是他毕生的追求。他能够成为山水画大家,就靠这追求。
关键词:黄宾虹 师造化 古人 写生 临摹 山水画家 口头禅 
再谈“师古人”与“师造化”被引量:2
《新美术》2005年第4期61-62,共2页刘文洁 
关键词:西方现代主义 造化 古人 “西学东渐” 文化碰撞 山水画创作 “创新” 20世纪 50年代 基本事实 
艺术当师造化——记陆抑非老师一次写生示范
《新美术》2000年第2期11-,共1页马其宽 
我爱翻阅先师们的书画册,不但从中学到优秀传统艺术,更亲切的是对画如对先师们,联想起往昔师生间的深厚情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陆抑非画集》,是陆先生生前亲自选编审定的,包含先生各个时期不同画法的力作,印刷精美,百看不厌....
关键词:造化 陆抑非 花港观鱼 牡丹亭 没骨画 工笔画 艺术 
风格化与师“造”、“化”——有感于范扬近作
《新美术》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高世名 
今天,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国画家都承受着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来自传统本身——在传统中钻研得越深越久,它就显得越浩瀚,越高不可攀;另一方面来自当代的种种理论和现实——它掀起了一阵阵“推陈出新”的时髦风尚,使人们相信自己越来...
关键词:风格化 “化” 师造化 黄宾虹 个人风格 艺术家 个人性 创造性 功利主义 传统主义者 
论范宽《雪景寒林图》的构图特色
《新美术》1996年第2期29-30,共2页陈珠龙 
范宽,名中正,字仲立,因性情宽和温厚,世人呼为“范宽”而传之,华原人(今陕西耀县),故又称其为范华原。为北宋三大山水画家之一。画初学李成,继师荆浩,后又深悟“与其师人,不若师造化”,遂迁居终南、太华,于岩隈林麓之间,常“危坐终日,...
关键词:雪景 师造化 陕西耀县 黄宾虹 布局结构 “六法” 山水画家 统御 真山水 师古人 
王时敏“复古”画风辩
《新美术》1993年第3期59-64,共6页章叔标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东南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时以祖父王锡爵荫,袭尚宝司丞,官至太常寺少卿;入清不仕,隐于家乡,诗画以终。他是晚明美术大家董其昌的入室弟子,为清初“四王”山水画派之首。关于王时敏的画风与影响,今人...
关键词:王时敏 四王 师造化 陈传席 烟客 尚宝司丞 入室弟子 王锡爵 太常寺少卿 于家乡 
浙江雕塑长短谈——随议全国七届美展中的浙江雕塑
《新美术》1990年第2期28-30,94,共4页高照 
一浙江参加全国七届美展的雕塑,意外地获得成功。二十座赴京预选展品,入选十六件,在全国比率是最高的。其间,获奖牌五枚,名列全国各省市雕塑界榜首。我省青年雕塑家曾成钢的“鉴湖三杰”,还是雕塑金牌的唯一得主。此外,在全国雕塑仅有...
关键词:鉴湖三杰 韦天瑜 城雕 具象 艺术语言 外师造化 塞尚 完全集 杨奇瑞 内容题材 
《1986年教师国画展》意见杂谈
《新美术》1986年第4期30-32,共3页黄发榜 
在画展中,我听到了许多意见,便想以此为依据写些杂感,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当然,自己学识有限,难免会失之不当,诚望大家指正。有人认为:浙美的国画主要倾向于文人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天人合一”的创作观...
关键词:外师造化 象外 造型观念 气韵生动 商品画 创作观念 笔墨技巧 西方现代派 中国画发展 似与不似之间 
绘画与人对自由的认识——中西绘画的精神差异被引量:3
《新美术》1985年第4期47-49,共3页严善錞 
作为人类文明产物之一的绘画,在今天看来,它为它的创造者们展示了这样的两层基本关系:艺术家(主体)对自然(客体)的界定;主体对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感觉的对象化形式——绘画本身的界定。而正是在后一种关系下,隐蔽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即艺...
关键词:中西绘画 人的社会属性 中国画家 逻辑前提 欧洲绘画 德拉克罗瓦 师造化 画史 芥子园画谱 现代艺术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