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嬗变

作品数:33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大顺陈庆元陈元锋马国云杜莹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中国韵文学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李邺嗣和陶诗的艺术风格——兼及易代之际浙东诗人和陶诗诗风的嬗变被引量:1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9,21,共6页李景霄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L21CZW002)。
易代之际的和陶诗已经成为遗民士实现自我体认、表达自己心声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元明之际还是明清之际,和陶诗都大量涌现,且保存下来的和陶诗的作者以浙东诗人为多,表现出易代之际浙东诗人独特的精神建构。与元明之际童冀等和陶诗的清...
关键词:李邺嗣 和陶诗 浙东诗派 诗风嬗变 
“南书房旧史”:朱彝尊的词臣身份认同与诗风嬗变
《明清文学与文献》2022年第1期78-97,共20页殷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14ZDB076)的阶段性成果
擢布衣为词臣是康熙帝在己未(1679)词科中的重要政治策略,它所造就的词臣身份认同之达致是朱彝尊通籍后诗歌创作“四变而为应制之体”的内在原因。作为一名曾经的抗清志士,朱彝尊词臣身份认同的产生、发展与最终形成是康熙朝士人心态转...
关键词:朱彝尊 词臣 身份认同 应制 
“非女子之本色”:明清之际女性诗风嬗变及成因
《中国韵文学刊》2022年第3期44-48,62,共6页吴琳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末清初女性文学空间研究”(18fzw007)。
明清之际女性“非女子之本色”的文学创作,是古代女性文学发展中的重要转关。这一时期的女性诗风从传统的闺阁情思,向羁臣孤客、高人逸士、豪侠、宿衲等群体的创作风貌演进。在内容上,多表现心怀家国、重视事功的士大夫情怀;在风格上追...
关键词:“非女子之本色” 明清之际 女性 诗风嬗变 成因 
风物书写与诗风嬗变——柳宗元柳州风土诗创作的变与因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42-47,共6页南超 
阿坝师范学院课程建设类质量工程项目(20210405015)。
柳宗元柳州时的诗歌创作,与永州摹山擘水不同,趋向地方风土的书写。诗中注重风物、山川和俗尚的刻画,呈现出典型的地域特点。内容的特质正是环境苦毒、贬谪悲愤及岭南文化影响下的独特映照。由此促使诗风为之一转,冷峻愤悱为此际鲜明的...
关键词:柳宗元 风土诗 诗风 柳州书写 
乾嘉时期士人游幕与诗风嬗变被引量:2
《长江学术》2022年第2期37-44,共8页李金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乾嘉时期士人游幕与文学研究”(14BZW072)。
士人游幕,其诗歌主题、题材、形式以及风格往往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题材更为丰富,形式更多元化。这种改变一是受幕主影响,一是因江山之助。游幕士人在幕主魅力的感召下,接受幕主的文学主张,诗歌风格发生改变;而游幕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使...
关键词:乾嘉时期 士人游幕 诗歌创作 诗歌风格 
顾贞观的诗歌创作及诗风嬗变被引量:6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60-67,99,共9页马国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清代江南文人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研究”(16AZW009);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清初江南‘梁溪诗派’研究”(2020SJA0772)。
顾贞观出自江南望族顾氏家族,他诗词兼擅,备受赞誉,词被认为“极情之至”;诗歌也有着非常鲜明的艺术特征。青年时代顾贞观诗歌导源中晚唐,绮丽柔媚,并且关心易代之际的社会民生;中年之时簪笔禁庭,诗格高华,尤喜与达官贵要交游酬唱,欲以...
关键词:顾贞观 遗民家族 心路历程 神韵说 诗风嬗变 
查慎行的诗风嬗变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周燕玲 
王士禛所作《敬业堂诗集序》,后被《四库全书总目》所引用,成为对查慎行整体风格评价之著名论断,然而王序仅是针对查慎行早年诗风,并不能涵盖查慎行《敬业堂诗集》的整体风格。查慎行早年诗歌颇具悲壮沉雄之气,喜用夸张的比喻和奇崛的...
关键词:查慎行 《敬业堂诗集》 诗风 王士禛 
春日酿成秋日雨——论柳如是诗风的嬗变
《普洱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56-59,共4页刘露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云南普洱国学经典教学研究(BE15014)。
明清易代之际,诗坛亦风云变幻,产生了晚明诗风由唐入宋的现象。晚明女诗人柳如是则集中体现了这种时代的变化。柳如是被人誉为晚明才女之首,其在遭遇与陈子龙的情感突变之后,结识了文坛领袖钱谦益。在钱谦益的影响下,柳如是不断完善自...
关键词:柳如是 诗风嬗变 明清易代 
“楝亭图咏”与清初江南诗风嬗变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19年第3期148-157,共10页朱志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曹寅与清初江南文人交游研究"(项目编号15CZW035)阶段性成果
曹寅以"楝亭图"遍征江南名家题咏,演为清初江南文坛盛事。进入文学史的"过程"来考察其内蕴有三:"图咏"自具旧京意象引发曹寅与遗民、新贵三者共鸣,唱和遂众;"图咏"最早实由曹寅亲绘"楝图"征咏而起,纳兰性德、尤侗以"甘棠"意象鼓吹之,咏...
关键词:楝亭图咏 曹寅 楝亭心史 诗风嬗变 江南交游 
论晚清民国耆宿陈诗主要交游与诗风嬗变
《临沂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79-88,共10页史哲文 
2018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清代环巢湖地域文学与地方诗歌总集辑纂研究"(QK201819)
陈诗是晚清民国重要的皖籍诗人,自幼年归乡后初学渔洋,更宗中晚,随吴保德、吴保初兄弟学诗,并得王尚辰指点。光绪二十六年入沪后,陈诗与文廷式、郑孝胥、陈三立、夏寿田、冒广生、朱祖谋、夏敬观、陈衍等一批坛坫名流交往密切,诗风发生...
关键词:陈诗 近代诗歌 安徽 诗风 同光体 交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