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质

作品数:110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小凤吴怀东蒋登科孙基林张志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话诗的“新”逻辑--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及意义重估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周建华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苏区文化教育中的革命镜像”(ZGW20104)。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一个醒目存在,学界对其新格律诗理论的认知却始终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回到历史现场,重新认识闻一多对新诗发展所做的努力,有不少新的发现。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回应了新诗对于白话诗“新”质的发展要求,在诗形和诗...
关键词:闻一多 新格律诗 诗形 诗质 中国经验 
作为书写策略的词语推敲与组合:以游以飘《象形》为例
《华文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132-140,共9页李树枝 
在马来西亚出生的新加坡著名诗人游以飘(本名游俊豪,1970—)于2020年1月出版了诗集《象形》,收录其写于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间共88首诗作。笔者拟从文字与词语层面,切入分析这些佳构的书写策略,说明游以飘能自觉且知性思辨文字与词语...
关键词:书写策略 诗质 内涵及外延 诗的意象 知性 马来西亚 象形 
基于文本范式的诗史书写与诗学建构——《台湾现代诗史》平议
《中国诗学研究》2023年第2期181-192,共12页孙基林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诗歌叙述学的中国传统、西方资源与当代诗歌写作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21YJA751021)阶段性成果
与传统的以诗人作者为中心或以思潮流派、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为主轴的社会学、文化研究等文学史书写范式不同,郑慧如教授积数十年心力、遍览台湾地区现代诗作品及文献材料而勠力撰写的皇皇大著《台湾现代诗史》,明显独辟蹊径,成功建立起...
关键词:郑慧如 文本范式 诗学建构 《台湾现代诗史》 诗质 
20世纪20年代“新诗集”序跋中的新诗本体观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62-69,共8页杨四平 王祎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诗的叙事形态研究”(15BZW123)。
诗集序跋历来是记录与传播诗歌本体观念的重要载体。20世纪20年代,许多诗人或评论家借助“新诗集”的序跋,描绘他们建构新诗本体的诸种理想:就诗形而言,既倡导以诗体大解放为核心的自由体新诗观念,又不忘对新诗格律体的探索;就诗质来说...
关键词:“新诗集”序跋 新诗本体观 诗形 诗质 诗言 
写给生活的一帧帧家书——论林珊诗歌的诗质魅力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21年第1期169-174,共6页薛梅 
我向来认为,诗歌无论力图呈现或者力图隐藏的,归根到底都是要表达一种生存态度,这是我与人类、与万物、与世界的切实存在关系,这里面有一个最为真切的“我”在,或孤独,或幸福,以及基于这两种样态所蕴藉出来的万千形态的情感表达和思想...
关键词:诗质 生存态度 蕴藉 情感表达 
散文的层次与当代艺术散文
《雪莲》2020年第10期115-120,共6页史小溪 
散文是充沛诗意的,是感性、智性和诗意的完美融合。形象感和诗质,是它的审美特征。中外一些散文家都曾谈到散文的"诗意",拉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用这样的表述定义散文:"散文是艺术的。充满诗的生动精华、澄清的气息,它是诗歌最复杂、最高...
关键词:博尔赫斯 文学理论家 诗质 智性 形象感 当代艺术 表现形式 审美特征 
识田园鼻祖 赏“采菊”遗风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0年第25期63-63,共1页曲晴 
田园派鼻祖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宋代的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意思是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平实而又繁华,瘦弱却又丰腴。可以说准确地概括了陶诗的风格。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
关键词: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诗歌 田园诗人 南朝宋 《桃花源记》 采菊 诗质 苏东坡 
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被引量:2
《人文杂志》2020年第6期60-69,共10页吴怀东 
陶渊明其人其诗在宋代几乎被提到前代第一诗人的崇高地位,其中苏轼有关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中膏”说在陶诗认识史上甚至古典诗论史上影响极大,学术界将此说简称为“枯淡”说,或视同于“平淡”说,其实皆非苏轼本意。苏轼强...
关键词:“质而实绮” 外枯中膏 矛盾两极 易学 思维方式 
抗“疫”诗要守住诗的门槛
《中外诗歌研究》2020年第1期4-7,共4页吕进 
往往在一场灾难以后,总会迅速地出现一批又一批的诗,形成一股热潮,而后,这些诗又会以出现时那样的速度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来的只是极少的篇章。只有这些极少作品能以它们的诗质经受住时间的淘洗,取得了生存的资格。这样的诗歌现象难道...
关键词:诗歌现象 诗质 昙花一现 灾难诗 门槛 
诗观浅悟
《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第6期60-60,共1页刘忠勇 
诗者,当首正诗观,择正路途。诗观之不正,则无以为论诗,无以为论传承也。今从诗者众,超越历代。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诗质困于诗观而难于上者应十之有三。诗观何以为正?网上,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者有之;以偏概全,且固守己见者有之。见仁见...
关键词:诗质 论诗 诗观 以偏概全 鱼龙混杂 固守 诗者 见仁见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