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基林

作品数:46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诗学诗歌朦胧诗叙事当代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哲》《百家评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外诗歌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文本范式的诗史书写与诗学建构——《台湾现代诗史》平议
《中国诗学研究》2023年第2期181-192,共12页孙基林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诗歌叙述学的中国传统、西方资源与当代诗歌写作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21YJA751021)阶段性成果
与传统的以诗人作者为中心或以思潮流派、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为主轴的社会学、文化研究等文学史书写范式不同,郑慧如教授积数十年心力、遍览台湾地区现代诗作品及文献材料而勠力撰写的皇皇大著《台湾现代诗史》,明显独辟蹊径,成功建立起...
关键词:郑慧如 文本范式 诗学建构 《台湾现代诗史》 诗质 
一位观察者,或感知者的诗学——读《复眼的世界》
《百家评论》2023年第4期120-124,共5页孙基林 白溢阳 
所谓“复眼”,本指昆虫这一特殊物种的眼睛,与人类看取世界和事物的眼睛只有单一的瞳孔不同,昆虫的眼睛有着非常神奇的无数个瞳孔,不仅观看事物的角度、位置不同而又多样、丰富,而且对于速度、过程及细节的抓获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名为...
关键词:复眼 世界 观察 感知 诗学 
地方诗歌的群体崛起与审美突围——新世纪山东诗歌整体观
《百家评论》2023年第2期15-27,共13页马春光 孙基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诗歌叙述学的中国传统、西方资源与当代诗歌写作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1YJA751021)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山东诗歌呈现出繁荣的气象,就诗人群体而言体现为实力诗人持续发力、青年诗人迅速崛起、女性诗群蔚然大观、地域诗群蓬勃生长等方面,就诗歌现象而言体现为入围权威诗会和获得重要诗歌奖项的数量激增、民间诗刊及诗歌活动的...
关键词:新世纪 山东诗歌 群体崛起 地域文化 综合诗学 
“诗”可以“观”---21世纪中国电影与诗歌的交互融合
《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163-174,共12页孙基林 马春光 
21世纪以来,在媒介融合与技术更新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与诗歌艺术之间发生了广泛而深入的融合。《二十四城记》《长江图》等电影借助于诗歌延伸艺术表达的触角,《我的诗篇》《他们在岛屿写作》等诗歌纪录电影则以影像语言拓展诗歌的传播...
关键词:电影 诗歌 媒介融合 影像语言 电影诗学 
主持人语
《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161-162,共2页孙基林 
20世纪以降,艺术的跨界现象日益普遍,元素借取、文类混融和风格嫁接成为常见的表达方式与艺术形态,这使文学和艺术的深层交融、叠映日趋浮出,也使诸如“诗与电影”这样的重要命题成为解剖、阐释当代艺术革命性变革的密钥。诗歌艺术对电...
关键词:诗歌艺术 现代电影 革命性变革 文化认同 后现代时期 跨界现象 美学意蕴 主持人 
“白话”“口语”与现代诗的叙述学被引量:1
《思想战线》2022年第3期162-172,共11页孙基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诗歌叙述学的中国传统、西方资源与当代诗歌写作生态研究”阶段性成果(21YJA751021)。
中国新诗发端于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诗”,而“白话”作为新诗赖以存在的语体,它是在当时人们日常口语的基础上,经过传统白话语言和欧化语体等多重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尽管白话诗中的“白话”不等于口语,但它与口语的关系最为密...
关键词:白话 口语 现代诗 叙述学 
诗与时间:“不可言说”的诗学
《东岳论丛》2022年第5期33-38,共6页孙基林 
虽然人们总在感慨时间“如此扑朔迷离”,超越话语所及,用“不可言说”形容最为恰当!但作为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栖居之所在,古往今来,犹如“万有引力”一样,吸引了无数哲人与科学家们对此给予了无休止地扣问、思考。其实“诗”也一样,自...
关键词: 时间 不可言说 诗学 
“叙事”还是“叙述”?——关于“诗歌叙述学”及相关话题被引量:13
《文学评论》2021年第4期67-75,共9页孙基林 
在英语或法语语言系统中,"叙事/叙述"本为同一语词,"叙事学/叙述学"亦然;但译为汉语却出现了两组具有微妙差异的概念,并在学界引发较大争议。就诗歌而言,它并不像小说那样追求讲出故事,即便叙事也往往采用反叙事的叙述方式;内容层面不...
关键词:叙事 叙述 诗歌叙述学 叙述的诗性 
岁月与生命的歌者——吴开晋与他的诗歌世界
《百家评论》2020年第3期36-41,共6页孙基林 毕志娟 
吴开晋先生是著名的诗评家与诗人,他长期致力于对诗歌的研究、教学与实践写作,他的美学之思与诗歌创作实践有着深度地内在融合。本文以他的诗论为支点,从抒情主体、自然、母亲、都市等层面叩响吴开晋先生的诗作之门。2019年的冬日,吴先...
关键词:吴开晋 诗歌创作 抒情主体 自然 都市 
莫言:生命的诗性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9-10,共2页孙基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
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历程,可以说就是倾其全力寻找中国文化自信的艰辛而丰硕的文化长旅。新时期伊始,新鲜而繁杂的世界文化艺术波涛汹涌地涌入了中国,让中国当代作家产生了强烈的文化震惊,纷纷开始了摹仿与追随……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
关键词:莫言 诗性 生命 诺贝尔文学奖 答记者问 知识界 学术界 仰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