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蟾蜍

作品数:296被引量:81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同毅时永香杨仙玉翟玉梅张少军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四川动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大蟾蜍蝌蚪后肢骨的发育及骨化顺序研究被引量:3
《四川动物》2015年第3期345-351,共7页高丽芳 王宏元 梁刚 
本研究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不同发育时期蝌蚪的腰带和后肢骨进行双染色。结果显示,在中华大蟾蜍蝌蚪中,后肢软骨化和骨化顺序都是由近端到远端,但在远端肢体的发育模式则呈轴后支配的特征。中华大蟾蜍蝌蚪Gosner 40期,两侧髂...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蝌蚪 后肢 软骨化 骨化 
蔬菜汁、乙醇对四氯化碳致毒中华大蟾蜍脂质过氧化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09年第6期886-888,共3页陈志超 薛鑫燕 王伟 孙建梅 
以四氯化碳(CCl4)致毒中华大蟾蜍为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胡萝卜、西红柿、甘蓝、莴苣、芹菜、洋葱、茄子、青菜8种蔬菜的混合汁、乙醇分别对致毒的中华大蟾蜍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单纯四...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混合蔬菜汁 乙醇 四氯化碳 肝脏 转氨酶 
Cu^(2+)、Cd^(2+)对中华大蟾蜍肝脏内主要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四川动物》2009年第5期665-669,共5页路爱平 周虹 叶双 黄来旺 崔琳 冯照军 
实验测定了Cu2+、Cd2+的亚急性毒性处理42d及在清水中恢复30d后中华大蟾蜍肝脏中主要营养物质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Cu2+、Cd2+暴露时间的延长,肝糖原含量呈先降后升、总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肝脂肪含量呈持续降低的趋势;在清水中恢复...
关键词:CU2+ Cd2+ 亚急性毒性 中华大蟾蜍 肝脏 代谢 
辽宁产中华大蟾蜍和花背蟾蜍蝌蚪形态特征的比较和分析被引量:3
《四川动物》2009年第4期499-504,F0004,共7页廉静 李丕鹏 陆宇燕 周正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70206;3087070276)的支持
对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B.raddei第36期蝌蚪外形和口部形态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并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中华大蟾蜍蝌蚪体背观呈长卵圆形,全身黑褐色;尾呈桨形,背腹鳍透明无斑;唇齿式为2(2)/3(即Ⅰ:1+1/Ⅲ)。花背...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花背蟾蜍 蝌蚪 形态 分类 
五种变温动物抗凝血酶和纤溶酶原相对含量比较被引量:1
《四川动物》2008年第5期797-799,806,共4页王韫 韩旭东 李鑫 刘小宝 路卫星 高明 霍书英 李双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670260)
用免疫浊度法对进食期5~9月的鲤鱼Cyprinus carpio、鲫鱼Carassius auratus、鲶鱼Silurus asotus、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和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血清中AT和PLG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鲶鱼和中华鳖血清中AT的相对含量极...
关键词:鲤鱼 鲫鱼 鲶鱼 中华大蟾蜍 中华鳖 抗凝血酶 纤溶酶原 免疫浊度法 
UVB影响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四川动物》2007年第2期297-301,I0006,共6页张楠 时永香 王世芳 刘洁 吴克良 白增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199)
为了研究UVB对两栖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以中华大蟾蜍为研究对象,用UVB分别以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照射其二细胞期胚胎,观察记录胚胎的发育过程、统计死亡率并在形态学上对UVB照射诱导的畸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μW/cm2强度的UVB...
关键词:UVB 早期胚胎 中华大蟾蜍 畸胚 死亡率 
除草剂草甘膦对中华大蟾蜍的慢性毒性被引量:20
《四川动物》2007年第2期430-433,共4页肖永红 廖永强 周昌旭 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660038);井冈山学院校级基金项目
为揭示除草剂对农林生态系统中脊椎动物天敌潜在的、长期的慢性毒性,测定了草甘膦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蝌蚪生长发育和运动频率的影响以及对中华大蟾蜍成体空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草甘膦溶液对中华...
关键词:草甘膦 中华大蟾蜍 生长率 运动频率 空胃率 
大蟾蜍蝌蚪与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温度效应被引量:14
《四川动物》2005年第3期355-358,共4页王立志 李晓晨 张春博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8H16)
将大蟾蜍(Bufogargarizans)蝌蚪及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蝌蚪分别饲养在5℃、15℃、25℃3个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定时定量喂食及测量其全长、体长、体宽的变化,分析温度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5℃下,大蟾蜍蝌...
关键词:温度 发育 变态率 蝌蚪 大蟾蜍 中国林蛙 
孔雀石绿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研究被引量:4
《四川动物》2000年第3期182-182,共1页杨再福 张阿林 赵姬 
铁道部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No J98Z34
关键词:孔雀石绿 中华大蟾蜍 蝌蚪 毒性试验 杀菌剂 
大蟾蜍脂肪体脂肪的季节变化被引量:4
《四川动物》1997年第2期95-96,共2页周化民 孙建梅 
The paper reports the seasonal rhythm of fat content in fat-body of toad buto gargarizans Cantor. The lowest fat weight was attained in March while the highest in July.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foe seasonal rhythm w...
关键词:大蟾蜍 脂肪体 脂肪 季节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