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人

作品数:172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丰华涛闫静祝靖姜瑜张晓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律与生活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对捡到遗失物的人,必须给报酬吗?
《法律与生活》2022年第5期61-61,共1页刘志民 
读者:刘律师,我丢失了一件物品,有人捡到后还给了我。但拾得人因此向我索要报酬,我必须给他吗?他的要求合理吗?刘志民律师:《民法典》第317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
关键词:遗失物 履行义务 《民法典》 拾得人 必要费用 刘志民 悬赏 律师 
拾到手机应尽保管义务
《法律与生活》2021年第24期40-41,共2页刘宝平 
拾到手机,拾得人可以随便处置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本文叙述的这起案例中。法院从遗失物保管义务入手,判决拾得人按照失主要求全额赔偿手机损失,以司法裁决捍卫了拾金不昧的良好风尚。丢失的手机张先生称,2020年8月29日晚19时,他与妻子...
关键词:遗失物 拾得人 原路返回 良好风尚 司法裁决 手机 拾金不昧 
遗失物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法律与生活》2021年第9期32-35,共4页李贵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丢失物品或拾得他人物品。当拾得遗失物时,大多数人会主动联系失主、送交公安机关然而,在实践中,因拾得人对所拾得之物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或者事后处理不当,导致拾得人自身陷入纠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典型案...
关键词:遗失物 拾得人 赔偿责任 公安机关 过错 典型案例 错误认识 纠纷 
奖励拾金不昧是种法律理性
《法律与生活》2015年第21期6-6,共1页叶竹盛 
最近,广州市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明确了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物品,拾得人可获拾遗物品价值10%的奖励。规定出台后引发热议。一些人认为,用物质奖励的办法鼓励拾金不昧,折射了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
关键词:物质奖励 拾金不昧 法律理性 物品管理 政府常务会议 道德水准 广州市 拾得人 
失主领取遗失物应付保管费吗?
《法律与生活》2007年第22期61-61,共1页
生活情景一天中午,出租车司机郑师傅将车停到路边准备吃饭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车后座上有一个信封,其中装有3万元钱、一张银行卡和失主周女士的身份证,但由于信封内没有周女士的联系电话,郑师傅无法与她联系上。于是他一边开车,一边等失主。
关键词:遗失物 失主 拾得人 物权法 保管费 出租车司机 师傅 银行卡 生活情景 身份证 
“三言”“拾金不昧”
《法律与生活》2007年第14期57-58,共2页郭建 
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合称“三言”,是以劝善改恶为目的的文学作品。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其中有不少是拾金不昧、终得好报的故事。
关键词:拾金不昧 拾得遗失物 拾得人 三言 醒世恒言 失主 小说 法律 认领 物质利益 
编读
《法律与生活》2005年第15期5-5,共1页
关键词:民法通则 拾得人 拾得遗失物 拾金不昧 承担者 编读 承担刑事责任 失主 法律义务 社会行为规范 
富人眼里的《物权法》
《法律与生活》2005年第15期6-9,共4页孙欣 
关键词:物权法 私有财产 法律保障 合理补偿 拾得人 不动产所有权 权利人 遗失物 资产转移 相邻关系 
失物招领该不该收费
《法律与生活》2003年第17期48-49,共2页周曙 杨武 扬帆 徐卫东 王社潮 李峰 王婉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在江苏徐州街头出现了一家专门为失主寻找失物的公司。据介绍,公司主要通过和当地出租车公司、公交公司、火车站、汽车站、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业务联系,帮助寻找失主。失物招领公司实行有偿服务。当拾主把捡...
关键词:失物招领 拾得人 无因管理之债 遗失物 有偿服务 “擦边球” 必要费用 江苏省 治安管理 不当得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