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语

作品数:391被引量:39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鉴刀洁戴红亮罗美珍陈保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壮傣语支“水”义词nam^(4)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71-80,共10页吕嵩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壮傣语支语言地图集”(项目编号:21BYY039)。
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水”义词同源,均为nam^(4)及其同源词。nam^(4)发生了多向的语义演变,早期语支内发生的语义演变比较一致。nam^(4)的演变路径存在跨语共性,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由于语言接触等原因,壮语nam^(4)的演变路径总体短于...
关键词:壮傣语支 “水”义词nam^(4) 语义演变 语言接触 
汉语与傣语苗语“个”的发展轨迹
《龙岩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26-128,共3页罗美珍 
汉语、傣语、苗语的“个”有一个相同的发展过程:即先从名词的性状标志发展为计量词,又从计量词产生了泛量词,最后泛量词发展为结构助词“的”“个”字结构。一、性状类名词——这三种语言的一些名词都带有性状标志来表示通称汉语的性...
关键词:傣语 类名词 苗语 结构助词“的” 名词的性 量词 发展轨迹 汉语 
傣族的春节习俗和相关仪式
《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2期62-64,共3页屈永仙 
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边境一带,分为西双版纳傣语方言区、徳宏傣语方言区和红金傣语方言区。其中,德宏傣族地处永昌文化圈中。东汉时期中央王朝设立的永昌郡辖地极广,《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
关键词:华阳国志 南中志 西南边境 永昌郡 德宏傣族 方言区 傣语 中央王朝 
汉语南方方言中与普通话相异的语法形式探析
《龙岩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23-29,共7页罗美珍 
汉语南方言方言中有一些与普通话相异的语法形式。文章以客家话、上海话为汉语南方方言的代表;以傣语为百越语代表,揭示三者共同与普通话相异的语法形式。试图通过比较探讨一些语法问题:某些语法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某些语法形式所表达...
关键词:南方方言 客家方言 吴方言 傣语 普通话 语法形式 
汉、傣、苗语“形后名”结构关系比较分析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7-19,72,共4页罗美珍 
汉语、傣语、苗语都有一种"形容词后面加名词"的序列结构。这种序列结构从意义上来分析,表现出四种情况:构成复合词,参与组合的两个成分的意义融合成一种新概念;参与组合的两个成分的意义是配合关系,构成一种修饰关系(形容词是修饰语,...
关键词:“形后名”结构 汉语 傣语 苗语 语法 
傣、泰语地名结构分析及地图上的音译汉字被引量:6
《民族语文》1999年第2期44-48,共5页罗美珍 
本文通过傣、泰语地名结构及其含义的分析研究,说明傣、泰和壮、侗、黎等 族曾有过共同的地理环境和原始村庄稻作文化。从侗泰式地名的分布,可以窥见一 条傣、泰族先民的迁徙路线──从两广至滇边经过南乌江至湄公河到达泰国。而傣、...
关键词:泰语地名 结构分析 汉字 地图 音译 地理环境 西双版纳州 德宏州 泰国 傣语 
毕苏语方言的形成和语言的接触影响被引量:4
《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68-73,共6页徐世璇 
论文通过对毕苏语方言差异的具体分析得出结论:泰/傣语的接触影响是形成毕苏语方言的最根本的原因。并从这一例证出发,进一步探讨语言接触关系在语言影响的程度、形式、结果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特点。
关键词:方言差异 语言的接触 复辅音声母 语言接触 语音演变 傣语 清鼻音 历史演变进程 彝语支语言 接触关系 
汉傣地支字读音研究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146-153,共8页吴安其 
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地支十二字。第五期有一份完整的干支表(合37986)。甲骨文的支字和它们的排列与后世的相同。壮侗民族除了黎,也都使用支字。傣历用干支纪年纪日,水族水书中的干支字是仿照古汉字的象形字。壮侗语支字的读音借自古汉语...
关键词:布依语 甲骨文 毛难语 上古汉语 傣语 《切韵》 上古音 “子” 壮侗语 壮语 
傣语的短元音高化现象分析被引量:2
《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197-200,共4页薄文泽 
关键词:西双版纳 长短元音 现象分析 泰语 傣语 元音舌位 壮侗语族语言 鼻音韵尾 音的长短 非区别性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