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语

作品数:391被引量:39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鉴刀洁戴红亮罗美珍陈保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动态匹配规则造成的变异——解析漠沙傣语塞擦组声母的复杂匹配现象被引量:1
《语言科学》2023年第6期594-611,共18页余德江 陈保亚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M700269)资助。
一般认为复杂时空层次的叠置是语言接触引发变异的主要机制。对漠沙傣语塞擦组声母复杂匹配现象的分析表明,动态匹配规则及其共同作用也是造成变异的重要原因。动态匹配规则包括:内部演变阶段对外来层的投射、目标语对外来层的投射、内...
关键词:动态匹配 变异 语言接触 多对一匹配 
语言接触如何影响谱系树模型?——傣汉接触个案研究
《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2期78-93,共16页余德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70批面上资助,项目名称“红河流域傣语方言的演变和接触研究”(项目编号:2021M700269)
本文讨论语言接触对谱系树模型的影响机制。从傣汉接触个案出发,我们认为外来成分进入谱系树结构有以下三种机制:(1)强势通语的垂直扩散机制;(2)进入早期节点后分化演变机制;(3)持续分层接触的层累机制。在骑马坝傣语接触个案基础上,我...
关键词:语言接触 谱系树 借词替换 层次 傣语 
语言接触中的动态匹配机制被引量:2
《语言学论丛》2023年第2期22-42,共21页余德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70批面上资助,项目名称《红河流域傣语方言的演变和接触研究》,批准号2021M700269。
学界对语言接触中语音匹配机制的研究一般采用共时结构比较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完全解释目前观察到的复杂匹配现象。相较而言,结合历时演变因素的动态匹配机制可以更好地解释一对多、多对一匹配以及匹配变异现象。语言接触引发的长期语音...
关键词:语言接触 动态匹配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音演变 傣语 
从变异有阶分布看接触引发的语音演变——以傣语与汉语接触为例
《民族语文》2023年第3期17-30,共14页余德江 陈保亚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红河流域傣语方言的演变和接触研究(2021M700269)”资助。
分辨接触演变和内部演变是语言演变研究中的一个基础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语言接触的分析框架,认为应该在梳理历史音变的基础上,区分固有层、外来层、中介语、目标语等不同的接触层面,并以此为坐标系,根据变异的有阶...
关键词:语言接触 变异有阶分布 接触分析框架 
论音系中的隐性对立和隐性匹配--以德宏傣语对云南汉语声调的匹配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7期49-60,共12页陈保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言变异和接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JJD74000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语接触与中介语演化机制”(项目编号:20ZDA20)。
云南德宏芒市镇一带的汉语,入声全部归入阳平,芒市汉母语者已经不能区分入声和阳平的对立,但是德宏芒市镇老一代的傣族母语者仍然能够区分芒市汉语借词中的入声字和阳平字,包括现代芒市汉语借词中的入声字和阳平字,这说明现代芒市汉语...
关键词:隐性匹配 隐性对立 傣语 汉语 接触 
论音系中的隐性对立和隐性匹配--以德宏傣语对云南汉语声调的匹配为例
《语言学论丛》2021年第2期1-19,共19页陈保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言变异和接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JJD74000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语接触与中介语演化机制”[项目编号:20ZDA20]。
云南德宏芒市镇-带的汉语,人声全部归人阳平,芒市汉母语者已经不能区分人声和阳平的对立,但是德宏芒市镇老-代的傣族母语者仍然能够区分芒市汉语借词中的人声字和阳平字,包括现代芒市汉语借词中的人声字和阳平字,这说明现代芒市汉语中...
关键词:隐性匹配 隐性对立傣语汉语接触 
傣族“魂、鬼、神”观念的起源——兼说壮侗民族的原始宗教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1期135-138,共4页何方 
“魂、鬼、神”三个词在西双版纳傣语和德宏傣语中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可以断定这三种观念是原始傣族共同的原始宗教观念。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佛教在文字和教义上都有比较大的区别,本文论析了傣族的原始宗教“魂、鬼、神”的产生早于...
关键词:原始宗教观念 壮侗民族 傣族 西双版纳 壮傣语支 南传上座部佛教 壮傣民族 起源 勐神 语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