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生薯

作品数:13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隋启君杨万林李华魏明邹万君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蔬菜》《农家参谋》《中国马铃薯》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大庆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铃薯杂交实生籽育苗及实生薯的选择技术被引量:1
《长江蔬菜》2023年第4期56-58,共3页黄永 刘燕林 王田桂 付润红 
生物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马铃薯育种的方法和手段,但常规育种仍然是必经的途径。马铃薯杂交育种是基于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的一定变异群体进行多年鉴定选择而获得优良品系的过程,其杂交后代仅在有性阶段即杂种实生苗(F1)世代产生...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 杂种实生苗 马铃薯育种 有性阶段 优良品系 常规育种 杂交后代 优良性状 
马铃薯产量的形成与种性退化的防止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年第6期56-57,共2页邢珮玲 曾健杰 朱江月 
马铃薯干物质产量高,比其他粮食作物多2-4倍,可作为填闲作物和救灾作物,对提高复种指数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故马铃薯的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种性退化导致马铃薯出现产量变少、块茎变小、品质变...
关键词:马铃薯 产量 种性退化 茎尖脱毒 实生薯 
马铃薯实生薯无土培育技术被引量:6
《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22期5532-5534,共3页郭光耀 李卫东 沈艳芬 瞿勇 张远学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西综合试验站项目
针对中国目前马铃薯实生薯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简单易操作的马铃薯实生薯的无土培育技术。该技术主要从马铃薯实生种子处理、马铃薯实生苗及实生薯培育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各项技术指标。
关键词:马铃薯实生薯 马铃薯实生种子 马铃薯实生苗 无土基质 培育 
冀西北马铃薯实生薯无性系的培育及选种技术被引量:1
《中国马铃薯》2011年第4期203-205,共3页张耀辉 尹江 马恢 籍立杰 冯琰 尚启兵 张希近 
现代农业产业(马铃薯)技术体系专项经费资助(MATS)
利用实生种子在营养钵中培育出实生小薯,再用实生小薯进行无性一代培育及选种,因减少了移栽环节,既提高了成活率,又使各组合能按正常生育期成熟,利于选种。无性一代的培育在网棚内种植,免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防止优良品系在低代...
关键词:马铃薯 无性一代 培育 选种 
优质红皮马铃薯Gogu Valley
《中国蔬菜》2009年第3期27-28,共2页高亚迪 李玉花 林学泰 李葵花 
大庆市科技局项目(SGG-2006-033);韩国农林部合作项目(马铃薯引进项目)
1 选育经过 Gogu Valley是以加拿大加工薯条品种世丰(shepody)为母本,美国Idaho大学培育的A8812—3品系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红皮马铃薯品种。于1994年春季进行杂交,同年秋季在韩国金海地区培育实生苗并收获实生薯家系。199...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 优质 杂交选育 优良单株 实生薯 加拿大 实生苗 无性系 
马铃薯退化原因及防止措施
《农家参谋》2008年第5期19-,共1页王玉英 
  一、马铃薯退化的原因   马铃薯退化的内因是品种抗病毒能力的减弱.抗病力强的品种,发病较轻,退化不严重,抗病力弱的品种发病重,退化比较严重.因此,要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
关键词:马铃薯退化 抗病力 实生薯 种薯 
早熟马铃薯新品种中薯8号的选育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11期75-76,共2页金黎平 屈冬玉 卞春松 庞万福 谢开云 段绍光 徐利群 连勇 
1选育经过 中薯8号是以W953为母本,FL47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两亲本均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美国引进,配制组合获得杂交种子后于1994年秋在本所温室培育实生苗并收获实生薯家系;1...
关键词:早熟马铃薯 杂交选育 新品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温室培育 杂交种子 优良单株 实生薯 
马铃薯杂交组合实生薯留种试验被引量:4
《中国马铃薯》2005年第3期148-152,共5页王艺 魏明 刘卫民 邹万君 张丽芳 李华 李益仙 
2003年我所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了16个杂交实生种子组合,春季在昆明市进行了筛选试验,收取了各组合的一代实生薯,并在当年冬季播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4、A12两个组合在试验中产量较高,其抗病性、经济薯率及综合性状表现...
关键词:马铃薯 实生籽 一代实生薯 块茎产量 综合性状 
马铃薯不同育种材料微型薯休眠特性及调控试验研究被引量:9
《西南农业学报》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杨万林 隋启君 
科技部"863"计划项目(2001AA241134);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06)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休眠幅度指同一群体从第一个块...
关键词:马铃薯 微型薯 实生薯 基因型 休眠特性 休眠调控 体眠时间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微型薯休眠特性及其调控研究被引量:13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年第1期5-8,12,共5页杨万林 隋启君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室温(20℃)黑暗条件下,品种的休眠幅度为35~42d,自交家系...
关键词:马铃薯 微型薯 基因型 实生薯 休眠特性 休眠调控 休眠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