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盗窃

作品数:43被引量: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于志刚张红昌王文林尹晓静董玉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商业》《理论界》《盛京法律评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享经济时代下“使用盗窃”行为可罚性之证成
《宜宾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57-65,共9页王一平 
使用盗窃作为盗窃罪的表现形态,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应当全面承认其可罚性。使用盗窃的本质在于对财产使用权的侵犯,伴随财产价值由财产所有权向使用权的转移,认可对其保护是法益开放性的要求。作为不可罚依据的排除意思,在我国刑法...
关键词:使用盗窃 盗窃罪 排除意思 非法占有目的 
使用盗窃行为之可罚性研究
《盛京法律评论》2023年第1期63-81,共19页范淼 任海月 
使用盗窃行为,即盗取他人财物使用,用后归还的行为。我国目前仅有两个司法解释提到过偷开机动车的规制问题,此现状不能实现对严重侵害法益的使用盗窃行为的有效规制目的。学界大多围绕使用盗窃行为是否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展开讨论,并...
关键词:使用盗窃 盗窃罪 相当的利用妨害 排除意思和利用意思 犯罪数额 
使用盗窃刑事可罚性之肯定——以盗窃罪解释路径为检阅基础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95-99,共5页王焱 
使用盗窃是指意图一时使用,违背他人意愿而移转财物占有的行为。传统刑法理论对使用盗窃刑事可罚性持否定态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使用盗窃行为具有较为严重的法益侵害性,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可通过盗窃罪修正的解释路径对...
关键词:使用盗窃 盗窃罪 非法占有目的 利用可能性 
论共享经济时代使用盗窃之可罚性被引量:2
《财经法学》2019年第6期86-99,共14页江海洋 
互联网时代急剧变革,共享经济模式迅速崛起,使用权的地位在经济生活中日益重要。盗窃罪非法占有目的之有无不能推导出使用盗窃是否具有可罚性。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使用权有必要以刑事手段保护,从盗窃罪的刑法史可以得出盗窃罪之对象是基...
关键词:共享经济 使用盗窃 使用权 非法占有目的 占有 
论盗窃罪的非法占有的目的被引量:7
《法治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2期181-194,共14页 王昭武(译) 
一般认为,要成立盗窃罪,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由于只能在转移占有阶段终局性地判断是否成立盗窃罪,就应该根据转移占有阶段的行为人的意思而不是依据事后的客观使用情况或者损坏行为来判断。因此,可以根据排除意思之有...
关键词:盗窃罪 非法占有的目的 排除意思 利用处分意思 使用盗窃 
对共享经济背景下使用窃盗问题的反思——以英美法财产犯罪为视角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94-100,共7页马松建 徐楠 
刑法受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其中一个直接的反映就是概念上的财产和财产犯罪的联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样态。现代共享经济模式并没有对私有财产制度形成挑战。在共享经济视角下反观盗窃罪,特别是暂时剥夺他人对于财产支配权...
关键词:英美法财产犯罪 使用盗窃 非法占有目的 共享经济 
论盗窃罪的教义学构造被引量:2
《刑事法评论》2018年第1期568-588,共21页徐凌波 
以德国盗窃罪理论为蓝本,传统盗窃罪构造建立在所有与占有、侵害所有与侵害占有、夺取所有与夺取占有的概念区分之上。一方面,在财产犯罪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所有与占有的概念也存在合流的趋势,在教义学的体系性审查下是值得警惕的。彻底...
关键词:所有 占有 领得 拿走 使用盗窃 
论使用盗窃与盗用被引量:17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48-58,共11页李强 
使用盗窃与盗用是不同类型的行为,应当分别进行学理分析,现有研究对二者多有混淆。不法取得目的的概念机能是体现财产损失这一构成要件要素,其最终与盗窃罪的保护法益问题相关。只要不是一概处罚侵害占有的行为,不法取得目的就是盗窃罪...
关键词:使用盗窃 盗用 盗窃罪 不法取得目的 财产性利益 
盗窃罪疑难问题辨析
《法制博览》2017年第27期58-59,共2页刘钰栋 
"非法占有目的"是盗窃罪主观构成要件要素,内容上包括永久性排除他人事实上对财物占有和基于为自己或第三人事实上占有财物而建立起新的占有。使用盗窃因行为人主观上只是临时使用他人财物,无非法占有目的,缺乏永久性排除他人占有的意思...
关键词:盗窃罪 非法占有 使用盗窃 
“使用盗窃”的司法定性被引量:3
《中国检察官》2016年第16期16-17,共2页谢阗 
盗窃罪中的"非法占有的目的"不仅包含永久性占有,还应包含短暂性占有。使用盗窃,是指在短时间内,行为人未经占有权人允许而擅自使用其财物的行为。判断盗窃的既遂应以控制说为依据,采用"时间+空间"的方法,结合被盗财物的性状、体积、运...
关键词:使用盗窃 既遂 控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