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关怀

作品数:46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华积刘波王文初周祥林严红兰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孝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广角》《晋阳学刊》《诗刊》《小说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人性美的精神内涵被引量:3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87-89,共3页刘万丰 
本文从乡土情感、世俗关怀、民间立场三个方面分析了路遥作品中人性美的精神文化内涵。路遥的乡土情感表现为对民风民俗的真实描写、对黄土地的真情书写、对苦难生活的关心抚慰。路遥的世俗关怀表现为对世俗情感的关照、对坚强意志的赞...
关键词:路遥 平凡的世界 人性美 精神内涵 乡土情感 世俗关怀 民间立场 
人文精神: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的“张力”关系——关于文学“人文精神”讨论的人学反思被引量:6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30-35,共6页严红兰 赖大仁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文学理论观念的嬗变与创新研究"(12AZW00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文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与重建"(ZGW1305)
在以往"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了主张"终极关怀"与倡导"世俗关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彼此相互排斥争论不休,使其成为一个二元对立的命题。从人学角度看,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都是人文精神中的应有之义,可将其理解为人文精神的两个维...
关键词:人文精神 世俗关怀 终极关怀 “张力”关系 
张爱玲的世俗关怀
《中国研究生》2014年第1期50-51,49,共3页李浩文 
说张爱玲孤傲不可接近的人是读不懂张爱玲的。仰视的鹤姿从来属于五四一代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张爱玲跟他们是绝缘的。张爱玲没有鲁迅高高在上的咄咄逼人,她以低姿态看待众生,虽然冷僻却是亲切平和许多。"我们间不去了",张爱玲以...
关键词:张爱玲 世俗关怀 知识分子 俗人 五四 仰视 鲁迅 欲念 
从世俗关怀的角度审视民国旧体诗话的现代性
《新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147-155,共9页彭继媛 
自晚清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重心从作为正统文学的诗文转向了作为通俗文学的小说戏剧,批评家把小说的地位提高到了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于一体的高度。时至民国'五四'时期,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词曲、小说等俗文学文体,尤其受到了'五四'新文...
关键词:发起者 批评家 民国 现代性 旧体诗 角度 一体 小说 
省青工作协会员新著
《黄金时代(上半月)》2012年第4期7-7,共1页
诗集《温暖的城市》何真宗/著长江出版社诗集中的作品用世俗关怀体现对底层农民工的个体生命的呵护,呈现了农民工生存状况与本色精神状态,隐含了诗人内心深深的道义担当和底层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温暖与感恩情怀。
关键词:会员 作协 青工 城市生活 农民工 个体生命 世俗关怀 精神状态 
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
《理论导刊》2011年第12期106-108,共3页王秋丽 
在形而下层面,人的存在境况,主要取决于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组关系。文学要在此岸世界的形而下层面,展示其审美的价值取向,就应该以自己的形象真实、情感倾向和语言艺术,通过对环境、政治以及道德问题的关照,对应地给人提供和...
关键词:文学审美价值 形而下 价值取向 世俗关怀 
启蒙立场,世俗关怀——新世纪底层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
《山东文学》2010年第9期58-60,共3页陈夫龙 
一新世纪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中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不断分化与重新整合,社会的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社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弱势群体"、"三农"、"农民工"、"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不...
关键词:世俗关怀 文学创作 新世纪文学 价值取向 启蒙立场 底层 全面转型 农民工 市场经济体制 文学作品 
“一坛”包裹生活的“猪油”——迟子建《一坛猪油》评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9期31-33,共3页曹桂玲 
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一坛猪油》是一篇同时拥有意外悬念和温情书写的小说。本文从三个方面,即:以悬念设置来演绎曲折跌宕的生活、以世俗关怀来注视底层民众、以温情呵护来书写人性中的丑恶予以分析。
关键词:迟子建 悬念设置 世俗关怀 温情书写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比较论
《晋阳学刊》2008年第5期116-121,共6页于沐阳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两个最重要的诗歌现象;精英意识感召下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是朦胧诗的主要价值取向,第三代诗则以鲜明的世俗关怀指向坚持平民立场与平民叙写;朦胧诗常常将个人化的"小"我附着在具有着政治、历...
关键词:朦胧诗 第三代诗 精英意识 世俗关怀 意象 口语化 
精英意识和世俗关怀之间的焦虑与困顿——由新写实小说看文学在新时期的转型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100-103,共4页陈宁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创作潮流,这一类小说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还原生存本相,采用"零度"叙事,消解权力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原则的规定,具有反英雄、反崇高的色彩,呈现...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世俗关怀 精英意识 文学转型 焦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