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丽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意象互文性研究互文性罗曼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理论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汉语“上声”变调之浅析被引量: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05-108,共4页杨燕红 王秋丽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课程中,外国留学生对"不"、"一"的变调比较容易掌握,而对于上声的变调难以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于多个上声连续的情况往往不知该如何变调,常常出现洋腔洋调的变调现象。本文通过对上声变调系统地研究,以简便直观的方...
关键词:上声 非上声 调值 变调 连续变调 
艾青诗歌美学观三题
《理论导刊》2013年第12期100-102,共3页王秋丽 杨燕红 
艾青诗歌美学观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诗的情感内容;诗意象的营构;诗的形式。诗的情感内容,应源于生活,发自诗人的肺腑,引人向上,通向人民,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全人类性。诗的意象的营构是诗的形象思维作为情感内容寻求对象化的过程,艾青的...
关键词:艾青 诗歌美学 真情 意象 形式 审美 
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
《理论导刊》2011年第12期106-108,共3页王秋丽 
在形而下层面,人的存在境况,主要取决于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组关系。文学要在此岸世界的形而下层面,展示其审美的价值取向,就应该以自己的形象真实、情感倾向和语言艺术,通过对环境、政治以及道德问题的关照,对应地给人提供和...
关键词:文学审美价值 形而下 价值取向 世俗关怀 
时间记忆中的爱情幻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24-127,共4页王秋丽 芮小河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JK207)
《追忆似水年华》的女主人公阿尔贝蒂娜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之一。运用文本细读法,对阿尔贝蒂娜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梳理与分析,说明极具虚幻性的阿尔贝蒂娜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中承载了作者关于爱情、时间和记忆的大部分主...
关键词:阿尔贝蒂娜 虚幻性 爱情 时间与记忆 
略论文学审美作用的全心灵性特征被引量:3
《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107-109,共3页王秋丽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类练习课件"(编号09JK207)
所谓文学审美作用的全心灵性,强调的是文学对读者的审美作用所能达到的心灵广度和心灵深度。文学对读者所起的审美作用,从横向上看,涉及到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在内的心灵的所有侧面,具有为哲学人文科学及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心灵广度;...
关键词:文学 审美作用 全心灵性 
文学在人的需要系统中的价值定位
《理论导刊》2009年第9期17-18,21,共3页王秋丽 
文学作为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化、形象化的人文意识,是为了满足人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作为人的"发展的需要"的核心部分的审美需要而存在并显示其价值的。文学与经济、政治以及哲学人文科学在价值方面的不同,决定了文学在人的需要系统中的价...
关键词:文学 人的需要 审美价值 
《占有:一个罗曼史》的互文性研究被引量: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68-71,共4页芮小河 王秋丽 
《占有:一个罗曼史》中诗歌、童话、书信、日记、文学评论等多元状分散陈列的诸多文本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互文关系,众声交汇的多元叙述使传统的因果顺序产生的叙述可读理念受到了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占有》互文性的分析,探讨各个...
关键词:互文性 共存关系 派生关系 
论诗意象的总体特征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120-133,共14页王秋丽 
诗的意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象 ,因为它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统一 ;诗的意象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形象 (如小说形象、戏剧形象等 ) ,因为它在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统一中 。
关键词: 意象 不确定性 动态形象 特征 文学形象 文学语言 艺术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