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抢劫

作品数:57被引量:8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楷姚万勤桥爪隆娄永涛吴天昊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与社会(下)》《政法论坛》《现代交际》《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事后抢劫的新解释——基于《刑法》第269条属于注意规定的立场被引量:1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3年第6期78-93,共16页黎森予 
将事后抢劫理解为法律拟制的观点,既难以解释事后抢劫与普通抢劫的同质性,也难以解释事后抢劫的处罚范围。事后抢劫属于注意规定,本质上是针对返还请求权这一财产性利益的普通抢劫。作为事后抢劫前提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不必符合数...
关键词:事后抢劫 法律拟制 注意规定 返还请求权 当场 
论承继的共犯——以因果共犯论为视角被引量:1
《东南法学》2023年第1期230-246,共17页 王昭武(译) 
以下犯罪类型需要讨论承继的共犯的问题:(1)抢劫罪那样的手段—目的型结合犯;(2)诈骗罪、敲诈勒索罪那样的手段-目的型多行为犯;(3)抢劫致伤罪那样的结果加重犯;(4)由一系列的行为引起的伤害罪那样的包括的一罪;(5)监禁罪那样的继续犯...
关键词:承继的共犯 因果共犯论 抢劫罪 诈骗罪 敲诈勒索罪 事后抢劫罪 
事后抢劫罪共犯问题的展开被引量: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41-151,共11页袁佩君 
事后抢劫罪的共犯问题着力于解决先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后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行为参与和延续先行为人犯罪的情况。事后抢劫罪的处罚根据以及罪名性质争议是共犯论展开的前提,而我国以“财产法益”作为事后抢劫罪保护法益...
关键词:事后抢劫罪 抢劫罪 承继的共犯 结合犯 转化犯 身份犯 
事后抢劫实行过限问题探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5期64-67,共4页马松建 宋维鑫 
事后抢劫是法律拟制而来的一种特殊规定,在基础犯罪范围的认定上具有特殊性。实行过限源于共同犯罪,但过限行为与共同犯罪行为往往不易区分,未过限共犯责任认定也较为困难。复数犯罪人形态下事后抢劫结合二者特性,同时又涉及共犯转化问...
关键词:事后抢劫 共同犯罪 实行过限 责任承担 
论事后抢劫罪被引量:4
《法治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5期185-200,共16页桥爪隆 王昭武(译) 
由于与抢劫罪一样,同时具有作为财产犯罪的性质与作为人身犯罪的性质,因而,事后抢劫罪被称为准抢劫罪,要求暴力、胁迫达到按照社会一般观念一般情况下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要成立事后抢劫罪,以在盗窃机会的持续过程中实施暴力、...
关键词:事后抢劫罪 准抢劫 盗窃机会的持续 结合犯 承继的共犯 
论事后抢劫罪的共犯被引量:1
《刑事法判解》2019年第2期71-99,共29页姚培培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项目文号为“留金发(2016)3100号”
事后抢劫罪的共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他人已经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犯罪行为之后,后行为人在与前行为人进行意思联络后,参与前行为人出于特定目的实施暴力、胁迫行为的情况。讨论事后抢劫罪的共犯问题,前提性问题是要对事后抢劫罪的处...
关键词:事后抢劫罪 人身犯罪 共犯与身份 
承继共犯限制肯定视角下事后抢劫问题的处理
《文化学刊》2019年第5期186-189,共4页汪典 
关于承继的共犯,历来有肯定说、否定说和中间说三种看法,共犯的因果性问题成为否定论者的一大有力武器。要在一定限度内承认承继的共犯,就要对其因果性作如下缓和:只要与构成要件内的所有法益侵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可。基于此,承...
关键词:承继的共犯 因果性 单行为犯 复行为犯 事后抢劫 
事后抢劫罪的成立条件
《法制博览》2018年第34期273-273,共1页张啸天 
刑法上规定的事后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面对复杂的案情,准确把握该罪的法意有利于正确认定案件。本文从刑法理论学界研究视角出发,就事后抢劫罪的成立条件,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刑法 事后抢劫罪 理论界 成立条件 研究 
浅论事后抢劫罪加重情节的适用
《法制博览》2018年第16期52-53,49,共3页申婉玉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事后抢劫罪应当依照刑法第263条普通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但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不仅包括普通抢劫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和法定刑,还包括八种导致法定刑升格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行为人的行为在构成事后抢劫的...
关键词:事后抢劫罪 加重情节 禁止重复评价 
“事后抢劫”案件中目的要件的解释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7年第24期51-52,共2页李慧泉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孙某系长安公司员工,2014年9月1日辞职。辞职当日,孙某携带刀具到公司办公室盗窃财物,期间,经理张某正在办公室沙发床午休,孙某窃得手机一部,正当孙某欲携带手机离开时,发现张某在睡觉中翻身。孙某害怕,捅了仍在熟睡...
关键词:事后抢劫 主观目的 盗窃罪 故意伤害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