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助词

作品数:43被引量:1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梁银峰史秀菊罗荣华林立芳龙国富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语文研究》《神州》《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永春方言先行事态助词的形式、分布及来源
《语言研究》2024年第1期57-70,共14页颜铌婷 林华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末民国汉语五大方言比较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2&ZD297);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动静结合的共时描写比较框架——以廉江、永春方言为例”(23FYYB023)。
永春方言中的先行事态助词,来源于“蜀下”(一下)的合音。其“先行”义的凸显,是语用省略与推理的结果。“蜀下”语音形式的变化伴随着整个语法化过程,通过不同的语音形式,可以观察到语法化的不同阶段;以及在语法化过程中音、义之间复...
关键词:闽南言 先行事态助词 蜀下(一下) 
杭州方言的完成体助词和事态助词“得”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汪化云 姜淑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00年来赣语与官话互动的历史追踪、现状调查和数据库建设”(18ZDA297)。
杭州方言的“VO得”结构中,“得”是动相补语。结构中的受事前置导致“V得”直接组合,其后出现宾语,“得”就虚化为完成体助词“得1”。结构中的“得”虚化,与事态助词“唻”并列复合为“得唻”,其功能义借助“唻”得到识别;冗赘的“唻...
关键词:动相补语“得” 得1 得2 了1 了2 虚化 分工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时体特征与演化结果——兼论完成体“来”对祈使语气词“来”演化的影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苏星辉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典型时体特征是过去时完成态和过去经历态。当句中含有提示时间的成分或整句时制模糊时,“来”表时态的功能往往更加凸显。受事态助词影响虚化而成的语气词“来”也残留着一定的时体特征。兼具表完成体功能的动相...
关键词:事态助词“来” 祈使语气词 时制 时态 
山西沁水方言中的“来”及其语法化被引量:3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4-7,共4页史瑞敏 
山西沁水方言中的“来”具有多种功能,语句环境不同,所表达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也不同。本文从“来”的用法入笔,着重阐述了其作为事态助词与祈使句中的语气词的进化过程。
关键词:沁水方言  语法化 事态助词 语气词 
唐宋时期事态助词“来”“了_(2)”“了也”对比研究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22年第1期101-112,共12页张赪 林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非组构性历时演变与语言演变规律研究”(18ZDA292)。
从时体特征、言者态度表达、分布语体几个方面考察唐宋三部语料中事态助词"来、了_(2)、了也"功能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其主要差异在言者态度表达和话语功能方面。由唐入宋,有两个显著变化:"了也"显著衰落,被"了_(2)"取代,从一个方面...
关键词:事态助词 共时差异 历时演变 话语功能 语体特征 
后期近代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功能及演变被引量:6
《中国语文》2021年第6期643-658,766,共17页张赪 
本文首先通过对明清文献的考察,对后期近代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功能有两点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意见:一,事态助词"来"不限于过去事件,可用于将来事件等非过去事件;二,事态助词"来"以用于问答、疑问为主,有明显的引导对话、继续对话的功能,这...
关键词:事态助词 “来” 将来事件 话语功能 后期近代汉语 现代汉语方言 
汉语普通话句末助词“了_(2)”探究
《现代语文》2021年第3期25-30,共6页陈李军 王芳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学龄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语音短时记忆能力研究”(20GWCXXM-01)。
汉语普通话中,位于句末的“了_(2)”是事态助词。从本质上来看,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态或状态的变化”;在具体语境下,它也可以解读为“时体功能”“主观性”与“肯定”等意义。“了_(2)”的语用意义主要有表示“情感”“评价功能”和...
关键词:“了_(2)” 句末助词 事态助词 变化 
宋元时期事态助词“去”的发展
《汉字文化》2020年第1期21-27,共7页尹文彬 
文章考察了宋元时期事态助词"去"的发展情况,发现事态助词"去"在北宋时期使用频率最高、句法语义分布最广泛,其后经历了从大量而离散到零星而集中分布,由多样化趋于单一的变化过程。至元代事态助词"去"已基本消亡,不见于文献中。事态助...
关键词:宋元 事态助词 句法特征 语义功能 
浅谈兴县方言中的“来”与“去”
《汉字文化》2019年第S02期15-17,共3页孙娟 
兴县方言中的"来"与"去"与普通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趋向动词,既可以作谓语,又可以作趋向补语。不同之处是,兴县方言中的"来"和"去"还可以作为事态助词,存在于句末。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二者的语法功能又是...
关键词:兴县方言 趋向动词 事态助词 “来”“去” 构成分类 
论黔东苗语助词“yangx”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60-64,共5页汤仕普 
2014年度贵州省社科课题青年项目"黔东苗语时空范畴的认知研究"后续研究成果(14GZQN24)
黔东苗语"yangx"是一个表示"实现"义的事态助词,表达"事态进程"而非"动态过程",其语义可标示为[+现实][+完整];而在表时功能上,"yangx"标示带有过去性的现在时间和带有现在性的过去时间,也就是标示非将来时制。"yangx"的事态表达渗透到...
关键词:yangx 事态助词 表时功能 语用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