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相

作品数:34被引量:13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健王晓明刘哲函邹立晔和跃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技成果》《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华南地震》《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海陆架深地震震相与地壳结构特征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2年第1期84-93,共10页赵俐红 李一泉 刘欣悦 郑彦鹏 赵强 刘凯 支鹏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6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项目(U1606401)。
东海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而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焦点,是海陆地质对比和深部地壳结构研究的理想场所。为此,本文基于在东海陆架地区布设的NW-SE向主动源广角深地震剖面,通过13个站位的震相分析,识别出丰富的Ps、PsP、Pg、PcP和PmP震相。利...
关键词:东海陆架 OBS探测 地震震相 地壳结构 
改进双向LSTM的地震震相拾取算法被引量:2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366-373,共8页韩振华 郭浩雨 李宇 张玲 冯秀芳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801D121030)。
为了更好地提升识别精度和算法的适应性,针对传统波形检测算法存在依赖人工设定阈值以及震相拾取的精度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向LSTM的震相拾取算法。该方法利用滤波、归一化、加噪等方式对原始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双向L...
关键词:深度学习 双向LSTM 震相拾取 循环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甘肃塌陷地震震相识别研究被引量:2
《地震工程学报》2021年第2期259-263,共5页尹欣欣 蔡润 陈文凯 彭立顺 李少华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90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IESLZ07);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9043)。
选取甘肃省测震台网测定的甘肃平凉地区塌陷地震、甘东南地区天然地震各50个,同地区的30个地震事件为待测事件。采用近年来计算机领域里较先进的图像识别方法——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两种地震事件类型,设定波形通道总数的80%为地震事件分...
关键词:塌陷地震 平凉地区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宁夏地区地壳速度成像分析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2020年第7期669-674,共6页白晓川 唐浩 李青梅 
强震与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活动断裂带上的相对高应力积累区或闭锁段落上,本文以活动构造学方法为主鉴别断裂活动习性与破裂分段,采用改进后的多震相地震走时成像方法,进行宁夏及邻区三维速度结构成像,确定某些活动断裂带未来可能发生强震...
关键词:地震震相走时成像 可能发生地震段落 地震预测预报思路 
利用地震波信息进行地震定位
《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13期184-185,187,共3页陈卓 
地震定位一直是地震学的最基本、经典问题之一,提高地震定位精度也是重要课题.本文就常见地震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原理解释,对地震定位的信息读取,震相识别进行了阐述.最终选取了可以利用多种已知量进行地震定位的Hyposat方法,对发生在四...
关键词:地震波 地震定位 地震震相 hyposat 
基于SNR方法的地震震相识别研究
《甘肃科技》2019年第7期13-15,共3页王树旺 王斌 
甘肃省科技计划(17YF1FA124)
在本研究中,使用基于信号噪声比即(SNR)方法来准确拾取地震震相到时。该方法本质上是将传统的特征函数搜索与简单一维速度模型反演相结合。当速度误差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将特征函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搜索,从而避免了与理论到时相差较大...
关键词:地震 震相识别 信噪比 
西安地震台极远震震相记录特征被引量:2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8年第6期120-129,共10页冯红武 王建昌 颜文华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17035YSX);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课题号:CEA-JC/3JH-172706X)
以西安地震台记录的2001—2018年13次6级以上极远震为研究对象,依据AK135走时表进行震相分析,总结归纳典型极远震震相记录特征,以期提高震相分析水平和测震分析工作质量,为其他地震台站极远震分析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极远震 地震震相 震相分析 记录特征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震震相自动拾取方法被引量:10
《电子设计工程》2018年第22期1-5,共5页姚开一 李英玉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5AA7013040);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ZKRW-KT2016-2)
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P波比S波速度快的特性,对先至的P波进行快速拾取和分析,以此实现对破坏性较大的S波的提前预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地震波震相的高速拾取便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地震震相自动拾取方法费时费力,且误差较...
关键词:震相拾取 P波S波拾取 神经网络 LSTM 
吉林松原5.8级震群震相特征被引量:2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卢燕红 张洪艳 刘轶男 陈聪 陈闯 蔡宏雷 
测震台网青年骨干培养专项(项目编号:20170608);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项目编号:160703)
选取2013年松原5.8级震群23个M_S≥3.0地震事件,通过地震波的振动持续时间、速度、周期、振幅等,进行震相识别,综合分析发现:该区域土层较厚,且震源相对较浅,面波较发育,波列的振动持续时间较长;地震震相主要以Pn、Sn、Pg、Sg、PmP、Sm...
关键词:松原5.8级震群 地震震相 震相分析 
甘肃省测震台网区域速度模型计算研究
《甘肃科技》2017年第20期51-54,共4页尹欣欣 高永国 赵林林 蒲举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科技发展基金(2015Q02);中国地震局测震台网青年骨干专项课题(20170624)资助
本文介绍了甘肃地区已有的区域速度模型,并对本区域近震震相特征和典型地震图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是震中距1000km范围内各类震相特征以及到时数据。并利用数字化台网记录以来新的地震资料重新计算研究了一维速度模型,具体使用直线线性...
关键词:地壳速度模型 地震震相 甘肃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