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审程序

作品数:116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齐树洁刘根菊封利强熊秋红徐静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我国撤回起诉制度的异化与矫正
《法学文摘》2023年第1期109-110,共2页马若飞 
撤回起诉是指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遇有法定情形向法院申请撤回追诉请求,并经法院裁定准许后终结本次追诉程序。一、撤回起诉制度之异化(一)异化现象之一:公诉权不当扩张通过检索《中国法律年鉴》的相关数据,提取了2015一2019年五年间全...
关键词:撤回起诉 第二审程序 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 法定情形 刑事再审程序 公诉权 追诉程序 
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问题的思考——以王成忠民事枉法裁判案为视角
《唐山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48-55,共8页刘佳敏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7条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中,没有明确指定管辖仅适用于刑事第一审程序,而在司法实践中指定管辖通常都仅发生于刑事第一审程序,因整体回避发生的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则实属例外。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现有法律框架下...
关键词:指定管辖 刑事第二审程序 整体回避 管辖异议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续)法发([2020]38号)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人当庭认罪,愿意接受处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就定罪和量刑听取控辩双方意见,依法作出裁判:(一)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但人民检察院没有提出量刑建议的;(二)被告人在侦查、...
关键词:国家安全部 第二审程序 量刑建议 审查起诉阶段 第一审程序 认罪认罚 最高人民法院 控辩双方 
民事诉讼二审撤回起诉制度的适用
《人民司法》2021年第19期50-53,共4页王静 董尔慧 
2015年2月4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第338条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
关键词:撤回起诉 民事诉讼程序 第二审程序 民事诉讼法 民诉法解释 社会公共利益 二审 最高人民法院 
二审刑事案件中认罪认罚的实体性思考被引量:1
《刑法论丛》2020年第2期300-326,共27页赵菁 
2017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FXA005
刑事案件在第二审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符合刑法、刑罚目的与功能理论,司法实践也多出现当事人在第二审中认罪认罚的案件。而我国目前并未对刑事案件在第二审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具体规定,制度本身在第二审中适用时又可能产生降...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第二审程序 退赃退赔 量刑幅度 罪刑法定 
二审撤回部分起诉无需经无利害关系当事人同意
《人民司法》2019年第26期66-68,共3页张钰梅 梅贤明 
【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38条第1款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其中其他当事人应当指具有利害...
关键词:当事人同意 第二审程序 利害关系 撤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 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诉讼法 国家利益 
刑事第二审程序中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研究
《特区法坛》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曹荣刚 何依霖 
我国《刊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在第二百二十六条第一款中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此规定即是我国在学理上被称为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核心意涵。2012...
关键词: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二审程序 人民法院 刑事 法定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 法院审理 
诉讼客体视野下的我国刑事第二审程序省思
《荆楚学刊》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王瑞剑 
刑事诉讼客体是重构我国刑事第二审程序的有效工具。刑事诉讼客体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标的,其具有单一性与同一性两个基本原理。从刑事诉讼客体的角度切入,刑事二审中的全面审查制度存在着背离"不告不理"、救济功能乏力与效率原则受挫的问...
关键词:刑事二审 诉讼客体 理论审视 制度完善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制度建构与理念变迁——兼评《民诉法解释》第328条被引量:2
《现代法学》2016年第5期130-140,共11页唐玉富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事诉讼结构的嬗变与诉讼合作主义的生成"(14NDJC136YB);2015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环境公益诉讼权利生成效能的实现路径与程序安排研究"(Z15JC124);2016年浙江工商大学法学基地课题"环境公益诉讼权利生成效能的实现路径与程序安排研究"(2016B008)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
关键词:第二审程序的反诉 程序选择权 纠纷解决一次性 当事人合意 法院阐明权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之审判程序适用
《司法改革论评》2015年第2期72-82,共11页易萍 
引言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为弥补第三人合法权益在审判程序中受保护不足之缺憾,在第56条中增加了1款,即第3款,明确规定:"若非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只要其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
关键词:撤销之诉 审判程序 民事诉讼法 民事权益 三人 申请再审 本诉 第二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