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节

作品数:1673被引量:4123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华孔江平王越王硕戴庆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水方言双音节被动标记“把得”及其类型学意义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2年第3期47-56,共10页周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西交流背景下汉语词汇学的构建与理论创新研究”(21&ZD310)。
文章以广水方言双音节被动标记“把得”为切入点,论证了被动标记“把得”的来源,并从共时角度分析了各种汉语方言双音节被动标记用法的异同,探讨了广水方言双音节被动标记“把得”的类型学意义。
关键词:广水方言 双音节被动标记 把得 类型学 
汉语双音复合单位范畴化途径新议被引量:4
《语言研究》2019年第3期20-26,共7页池昌海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系统研究及其认知分析”(06JJD740014)
汉语双音词的形成机制除了现在常说的"词汇化”途径外,还有另外的一些途径,如派生与变音构词外,另有两种少被关注的途径,即本文所分析的逆序范畴化与粘结范畴化。它们共同形成了汉语里的双音复合范畴,汇入汉语词汇大家族。这两种途径尤...
关键词:双音节 合成词 词汇化 范畴化 
汉语双音节副词后“地”的零形式化趋势及原因探析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14年第2期24-29,共6页魏兆惠 
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清代以来北京话副词研究"(13YJA740058);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末民初北京话副词研究"(12WYB017);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项目"范围副词的多角度研究"(09JBT18)
汉语中双音节副词后的"地"历来是羡余的。从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地"出现频率在逐渐降低,零形式化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其原因是在双音节化作用之下,"地"经历了"词汇形式>副词>词缀/形尾>零形式"的语法化过程。
关键词:双音节副词 “地” 零形式化 原因 
从沈阳话单字双音节白读看其塞尾音的遗存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13年第4期50-52,共3页高晶一 
爱沙尼亚科教部科研基金项目"爱沙尼亚语的构成发展"(SF0050037s10)
沈阳话中的一系列双音节单纯词为古汉语单字的白读,此类音读是古今燕方言一脉相承的特征,是塞音韵尾等汉语古音的遗存。
关键词:语源学 考本字 沈阳话 塞音韵尾 M韵尾 L韵尾 燕方言 
从记忆编码加工看人脑中的基本语言单位——一项对汉语双音节语言单位的ERPs研究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10年第4期81-84,共4页张珊珊 江火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基本语言单位的神经机制研究"(08YYB010);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汉语失语症语言能力测试量表的研究与制定"(06JBYY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基于ERP方法的汉语熟语语义和句法加工的脑机制研究"(07JA74002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从学习记忆的编码加工角度,以单纯词、合成词和短语为考察对象,探讨人脑中基本语言单位的问题。实验结果显示,短语比合成词诱发了更正的P2成分,词的再认反应时显著快于短语。大脑对词与短语...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短语 记忆编码 存储 
单双音节意欲形容词句法语义特征考察被引量:4
《语言研究》2005年第4期36-42,共7页李向农 张军 
意欲形容词是在句法层面对形容词进行动态审视的结果,是具有意欲特征的形容词的聚合类。本文分别考察了单双音节意欲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并对之进行了比较。总体上单音节形容词的意欲性更强,强意欲形容词的比例更大。从单、双音节形...
关键词:意欲形容词 单音节 双音节 句法特征 语义特征 
试论“双音节+于”的句子成分被引量:7
《语言研究》2004年第3期32-44,共13页金鐘讚 
Korea Researh Foundation Grant(KRF-2003-041-A00350)
“到、在、向、自、于”等出现在动词后面时,传统的说法认为,它们跟其后面的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当补语。本文认为,“双音形式+于”可以分成3种类型,即(1)“0 0+于”(出版于),(2)“0+(0+于)或0+(0于)”(不至于),(3)“0+0+于”(有助于)。(1...
关键词:介宾结构 双音节 “于” 句法 汉语 
副词词尾源流考察被引量:25
《语言研究》2002年第3期66-72,共7页杨荣祥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常用副词源流考察>的一部分。项目号:00BYY016。
关键词:副词词尾 虚化 状语位置 双音节化 
山东方言“V他V”结构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7
《语言研究》1998年第1期118-126,共9页罗福腾 
山东方言“V他V”结构的历史与现状罗福腾山东大学一引言“V他V”结构,指的是这样一种语法现象:重叠的单音节或双音节及物动词(V),如果后面接续人称代词做宾语,则把人称代词(包括单复数)嵌入重叠的动词之间,如“看他看”...
关键词:山东方言 人称代词 蒲松龄 聊斋俚曲集 双音节动词 《金瓶梅词话》 《醒世姻缘传》 单音节动词 反复问句 重叠动词 
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被引量:40
《语言研究》1997年第2期68-80,共13页徐烈炯 邵敬敏 
上海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形式相当丰富,而且颇具特色。本文在详细描写的基础上,说图总结出九条形式化的构词规则,并归纳为五种操作手段;重复、缩略、移位、添加和递归。
关键词:单音节形容词 上海方言 形容词重叠式 双音节 词的重叠 北京话 上海话 语法意义 句法功能 操作手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