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人

作品数:463被引量:1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述桥葛飞黄德志张生王绍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业策略下1930年代杂志文化品格的生成
《国学(汉斯)》2023年第4期473-480,共8页张鋆敏 
近年来文学期刊研究常和“公共空间”理论结合在一起,以政治的严苛/宽松判断刊物“公共空间”塑造的成功与否,这样的视角容易遮蔽文学期刊本身的刊物倾向。因此,本文通过对商业策略下1930年代《现代》杂志编辑理念、批评实践等方面的分...
关键词:《现代》 文化品格 “第三种人” 施蛰存 
鲁迅笔下的“堂吉诃德”与“庄子”——从译作《解放了的董吉诃德》谈起
《德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4-20,33,共8页高闻 
戏剧《解放了的董吉诃德》是苏联作家卢那察尔斯基对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戏仿之作,1931年最先由鲁迅翻译了第一幕并发表于《北斗》,后由瞿秋白按照俄文本翻译全文,并由鲁迅写作后记。鲁迅在《后记》中对吉诃德的缺点与毒...
关键词:鲁迅 革命文学 董吉诃德 “第三种人” 
左翼和“第三种人”“文艺自由”话语的生成与转换
《新华文摘》2023年第17期167-167,共1页吴述桥 
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撰文指出,左翼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艺论争是左翼文艺运动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思想碰撞。“文艺自由”这个概念最早由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提出,他认为“文艺要自由竞争”;苏汶自称“第三种...
关键词:左翼文艺运动 文艺自由 胡秋原 胡风 周扬 文艺论争 干涉主义 思想碰撞 
从“自由人”到“第三种人”——胡秋原的“文化斗争论争”重探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20-28,共9页阮芸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左联’与‘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国际连带史料文献翻译与研究”(20CZW054);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18CDXYGYY0051)。
胡秋原紧扣时代命题所提出的“自由人的文化运动”论,因涉及当时文化革命之目标、任务与主体的领导权而触动了“左联”的敏感神经,从而揭开了“文艺自由”论争的序幕。此后,胡秋原将之扩充为“为反帝国主义文化而斗争”,进一步使得“文...
关键词:文艺自由 胡秋原 自由人 第三种人 文化斗争 
左翼和“第三种人”“文艺自由”话语的生成与转换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43-151,共9页吴述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自由人’‘第三种人’与中国左翼文学”(18ZFW034)。
“第三种人”最初将“文艺自由”放在作家和左翼批评家的对立逻辑中展开。周扬和胡风稍后将文艺的阶级性和真实性联系起来,提出“主题积极性”命题,以艺术真实论拆解“文艺自由”理论根基。“第三种人”则更新己方观点,他们反对限制题材...
关键词:左翼 “第三种人” “文艺自由” 艺术真实 典型论争 
“第三种人”与鲁迅的“同路人”论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期14-20,共7页吴述桥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自由人’‘第三种人’与中国左翼文学”(18FZW034)阶段性成果。
“第三种人”与鲁迅存在历史与理论上的一些“交集”,他们都曾自认为或者被认为是“同路人”。“第三种人”论争时期鲁迅的“同路人”论述是对“第三种人”转向言论的回应。鲁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向“同路人”情感维度的“拥抱力”概...
关键词:鲁迅 “同路人” “第三种人” 左翼 
施蛰存抗战期间为杜衡辨诬的集外文
《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2期114-116,共3页杨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感觉派佚文发掘、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CZW045)的阶段性成果。
全面抗战期间,杜衡曾被认为是汉奸,施蛰存多次为他辨诬。1943年3月7日,施蛰存致信《东南日报》编者,质问钱斯丁在《为傀儡舞台摇旗呐喊的第三批落水文丐》中把杜衡列为第一批“落水文丐”的依据。4月18日、19日,施蛰存在《东南日报》上...
关键词:施蛰存 杜衡 “第三种人” 新感觉派 
《四门城》中的第三种人与第三空间
《国外文学》2022年第1期140-148,共9页姜仁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战后英国小说的空间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BWW041)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种人和第三空间构建是多丽丝·莱辛在《四门城》中探讨的主要问题。第三种人指不断超越二元对立、不懈追求个体良心与集体良心交融统一的个体;第三空间指容纳个体差异,个体与集体绵延互动、相互构建的空间。本文针对文本中的内在空...
关键词:第三空间 第三种人 二元论 多丽丝·莱辛 《四门城》 
“第三种人”和“浪荡者”——以鲁迅《且介亭杂文》为中心
《天府新论》2021年第3期124-131,共8页李云 
“第三种人”和“浪荡者”分别是中西方“辩证意象”式的存在。“第三种人”和“浪荡者”所处地域背景不同,但都处在社会的变动转折时期。“第三种人”之于第一、二种人,“浪荡者”之于“大众”的关系是中西方社会动荡时代的特殊标志。...
关键词:第三种人 浪荡者 鲁迅 波德莱尔 杂文 
价值之辩:1932年文艺自由论辩再解读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75-183,208,共10页姚玳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新文学评价体系建构实践研究(1928—1937)”(12BZW108)。
1931年底,新创刊的《文化评论》拒绝为国民党当局的“民族文艺运动”张目,提出“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这一说法引起左翼阵营的反应,一场“自由是否为文艺之基本价值”的论争在“自由人”与左翼阵营之间展开。之后,“第三种人...
关键词:文艺自由 “第三种人” “作者之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