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派

作品数:92被引量:9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左稀王焕生宋玲玲黄克剑李永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入探析恩格斯对塞涅卡的解读
《文教资料》2024年第20期26-28,36,共4页韩熙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和继承西方古代和近代诸多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其中包括少有人注意的斯多葛派塞涅卡哲学。本文以恩格斯对塞涅卡的解读文本为基础,通过拓宽文本分析、延展知识面,指出恩格斯在解读塞涅卡过程中值得研...
关键词:恩格斯 斯多葛派 塞涅卡 解读 
一个人怎样才算真正的活得长久?
《中国老年》2024年第6期27-28,共2页周国平 
蒙田劝说自己接受死亡,是从两个方面找理由的:一个方面是在哲学上讲道理,让自己明白死亡是一件合理的事情;另一个方面是在心理上做推测,让自己相信真到死亡到来时,情形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在哲学上讲道理,他的确没有超出斯多葛派所说...
关键词:讲道理 蒙田 斯多葛派 哲学 死亡 
追寻头顶的灿烂星空——《沉思录》之人生随想
《当代青年》2022年第16期36-37,共2页吕若琦 
“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的标志。”这句话源自罗马国王马可·奥勒留的作品《沉思录》开篇前言。该书作者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国王,也是政治家、军事家、斯多葛...
关键词:心灵感悟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 斯多葛派 自我认识 独立思考 人生 
用极简来提升你的创造力
《发现》2022年第7期59-61,共3页  常吟(译) 
除干扰虽然我不是斯多葛派(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在社会生活中,斯多葛派强调顺从天命,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恬淡赛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编者注),当然也不是卢德分子(原指19世纪...
关键词:斯多葛派 反城市化 当代语境 创造力 塞浦路斯岛 
经过“自然”确证的“合宜感”——从斯多葛派到斯密的一种理解进路被引量:1
《政治思想史》2021年第4期90-106,198,共18页吕湛春 
斯密在第六版《道德情操论》中对斯多葛派的处理具有相当的矛盾性。一方面,斯密在人性预设和道德观等方面的确采用了斯多葛派的观点;另一方面,斯密在该书第七卷中对斯多葛学派进行了猛烈而彻底的批判。从自然论的角度来回应这一矛盾,同...
关键词:自然观 合宜感 亚当·斯密 斯多葛派 
生活的稳定,与反脆弱能力有关
《青年时代》2021年第8期54-59,共6页Windy Liu 
生活中更高级的稳定,不是来自于对安稳本身的追求,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反脆弱能力:有危机意识,能够承受持续的压力愿意走出舒适圈,积极主动地试错;采取杠铃策略,从波动中受益;提高余备份,培养拥抱无用的心态;实践斯多葛派的安心之法,...
关键词:斯多葛派 反脆弱 杠铃 危机意识 能力 生活 
《韩非子》与斯多葛派法思想比较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43-48,共6页王东阳 
《韩非子》主张的“法”与“自然法则”相关联,“自然法则”主要包含人性和自然界运行规律两个方面——人的主观好恶应当被纳入制定法律的考量范围,法应当因时制宜。斯多葛派主张的自然法是与理性相关联的,理性被赋予了普遍性,人的主观...
关键词:韩非子 斯多葛派 法思想 
一个没有我的世界
《新美术》2020年第10期86-91,共6页 刁俊春(译) 
黄永砅的作品总是独立于他本人而存在的。他不是一位把自身置于舞台中央的艺术家。他生活在塞纳河畔伊夫里,所处的位置会让人想起皮埃尔·哈道特[Pierre Hadot]描述斯多葛派哲学家们时的用语:内部城堡[the inner stronghold]。他的身体...
关键词:斯多葛派 塞纳河畔 置身其中 伊夫里 城堡 
哪种哲学最能慰藉人心?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0年第8期86-87,共2页薛巍 
斯多葛派的坚毅哲学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发表了一篇长文,题为《向马可?奥勒留致敬》。他在文中写道:“哲学家们曾十分迷恋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他们中的一些人直到现在依然十分迷恋……对于奥勒留来说,哲学远不止一门副...
关键词:布罗茨基 诺贝尔文学奖 《沉思录》 斯多葛派 奥勒留 波伊提乌 心理治疗 慰藉 
亚当·斯密和黑格尔论斯多葛派道德哲学的比较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32-40,共9页俞正来 
斯多葛派从晚期希腊发展到罗马时代,时间跨度很大,某些教义也发生了原则性变化,但是作为核心和"蛋黄"的伦理学部分却改动很少,基本上一以贯之。本文拟以斯多葛派道德哲学为契机,以《道德情操论》、《哲学史讲演录》和《精神现象学》为...
关键词:亚当·斯密 黑格尔 斯多葛派 道德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