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奈德

作品数:367被引量:38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毛明罗坚陈小红耿纪永李显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伊斯奈德考据法在阿拉伯史学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中国穆斯林》2022年第2期86-90,共5页楚日斯 吴旻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阿拉伯史学经典《历史大全》的汉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38)的阶段性成果。
阿拉伯人“口述历史”的传统与习惯流传已久,伊斯兰教降世初期,圣训仍以口头形式历代相传。8世纪初期(伊历2世纪),穆斯林开始搜集并书面记录圣训。在此过程中,伪造圣训的现象逐渐增多,圣训学家开始对圣训传述者世系加以考证,即考证圣训...
关键词:圣训学 传述线索 伊斯兰教 口头形式 口述历史 书面记录 斯奈德 穆斯林 
加里·斯奈德诗歌之“不隔”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18-123,共6页罗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加里·斯奈德研究”(14BWW055)的阶段性成果。
中西诗学相互参照与印证,学界多以西方文学理论观照中国文学作品,从中国文学理论视角解读西方文学作品范例较少。如以王国维诗学理论之"不隔"说,考察美国深层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歌美学追求,应有一定学术创见。基于中国禅宗与道家...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不隔” 禅宗 道家 
从“眷留”理念看斯奈德的禅诗《牧溪的柿子》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4期154-163,共10页钱兆明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跨越与创新: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方元素”(19FWWA001)。
斯奈德的《牧溪的柿子》再现了牧溪《六柿图》"色空相即"的参禅开悟之旅。对照牧溪13世纪的《六柿图》细读斯奈德21世纪的《牧溪的柿子》,我们会发现该诗采用了禅门公案"绕路说禅"的模式,其激发开悟的手法却似法国艺术家杜尚100年前尝...
关键词:斯奈德 《牧溪的柿子》 禅意识 杜尚 “玻璃中的眷留” 
加里·斯奈德生态观和中国的“道”与“禅”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1年第16期8-9,16,共3页刘碧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庄子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研究”(编号:17BYY062)。
美国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在其文学创作与生活实践中都一直关注人、生物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并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从道家、禅宗中汲取了大量生态思想,形成了中西方生态观念相结合的独特生态观。本文将回顾斯奈德学习道家与禅宗思...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道家 禅宗 生态观 
“棕色语法”的隐喻思考:加里•斯奈德生态智慧的认知解读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0年第2期302-315,共14页邓瑛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生态文学进程中的中国话语研究”(19BWW010);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美国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声景研究”(17ZDB004)的阶段性成果。
斯奈德重新审视梭罗提出的“棕色语法”隐喻,认为“棕色语法”既指自然“野性且幽暗的知识”,亦指人类文化本身具备的野性元素。他的生态隐喻思考衍生出与此相关的“自然书写”“语言生态学”和“祖母智慧”三个小隐喻。本文以分析这三...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棕色语法 自然书写 语言生态学 认知隐喻 
加里·斯奈德《大棕熊经》的后现代性
《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年第4期43-52,共10页罗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里·斯奈德研究”(14BWW055)阶段性成果.
作为深层生态主义的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学定位在学界一直模糊不清。本文以斯奈德的《大棕熊经》为焦点,从斯奈德所持的文化态度,对新文化的探寻及新神话的创造等方面展开论述,明确划定了斯奈德诗歌的后现代性,并对其作品的文学...
关键词:后现代性 禅宗 《大棕熊经》 
美国驻韩国使馆对1975年金日成访华的反应
《史学集刊》2018年第2期41-50,共10页邓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对朝鲜的政策研究(1958-1976)"(13BSS037)的阶段性成果
1975年4月,在印度支那革命局势取得重大进展之际,金日成访华。韩国方面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了充分掌握韩国盟友的相关动向,美国驻韩国大使斯奈德密切注视韩国人对金访华所做的反应,认为韩国的基本认知便是强调朝鲜威胁的增强。与此同...
关键词:美国驻韩国使馆 斯奈德 金日成访华 
加里·斯奈德神话长诗中的“寒山—禅—生态”命题研究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333-344,共12页谭琼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现代绘画诗中的中国物化文化改写审美研究”(11BWW012);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追寻寒山复活的足迹:美国现代派作家的东方隐士精神”(2010YBA051)的阶段性成果
“寒山-禅-生态”能否视为加里·斯奈德作品中的创意诗学传统是学术界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命题。本文对该命题进行逻辑论证,认为它是一个有意义的连续体。根据复调神话的观点,基于长诗《神话与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诗人在东西...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神话与文本》 寒山-禅-生态 复调神话 
回归荒野的入世情怀——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思想与荒野实践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51-56,共6页李世存 
2016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JB750038);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6BWW041)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当代的荒野诗人,有深刻而独到的荒野思想和丰富的荒野实践经历。其荒野观中西交融,既有对西方荒野观念的传承,又有缘于东方文化的创新;它强调野性的价值和个体的作用,其"荒野是地方"的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斯...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荒野思想 荒野实践 入世情怀 
“道”在加里·斯奈德生态诗学中的构建被引量:5
《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第3期166-182,共17页谭琼琳 仇艳 
国家社科项目"美国现代绘画诗中的中国物化文化改写审美研究"(编号11BWW012);湖南省社科项目"追寻寒山复活的足迹:美国现代派作家的东方隐士精神"(编号2010YBA051)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生态诗人,其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极具影响力,体现了他对宗教、哲学、生态、文化、语言、人生等多领域的深层思考,其中有些经典作品集中反映了斯奈德对"道"的独特领悟。本文通过语料库数据和文本分析,着重...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道之上 径之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