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论

作品数:1846被引量:3366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韩振峰刘运好李高东朱华许建良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孔子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性论”视域下梁漱溟伦理思想论析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108-117,159,共11页刘伟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元代《论语》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VJXG019)的阶段性成果。
梁漱溟指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主要内涵包括家族生活是伦理社会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伦理社会的核心,“情谊”是伦理社会的主基调,伦理融入组织管理并主导经济、政治、宗教等社会领域。梁漱溟伦理思想之哲学立场依然是心性...
关键词:梁漱溟 伦理思想 伦理本位 心性论 
从《群书治要》治道思想论儒家圣贤政治体系
《孔子研究》2021年第4期36-41,157,158,共8页刘余莉 张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群书治要》中的德福观研究”(项目编号:19BZX123)的阶段性成果。
《群书治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粹集成,其中贯穿着中国传统的"治道"思想,体现了儒家圣贤政治的逻辑规律。本文在研究中国传统"治道"双重含义的基础上,将儒家政治的特征概括为圣贤政治,并提出儒家圣贤政治的逻辑体系是以道为体,以...
关键词:《群书治要》 治道 儒家 圣贤政治 
战国竹书中的儒家法思想论析
《孔子研究》2015年第4期131-138,共8页曹建墩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ZD134);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国楚简中儒家礼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2CZS010);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国竹书中的礼制及礼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2YJC770005)的阶段性成果
上博竹书《三德》与《天子建州》均有涉及儒家法思想的简文。简文表明,儒家要求将仁爱与人情融入司法实践,既确保法律的威严,坚守法律的公正性,又能"中情而丽于法",即缘情司法而不"屈法伸情"、以情淹法。这要求司法者既具有仁爱之心,"...
关键词:上博竹书 儒家法思想 中情而丽干法 断情于哀 矜恤主义 
从天生到人成--荀子的天生人成与尊群体思想论析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14年第1期38-45,共8页郑炳硕 
荀子的"天生人成"观点,与其说强调某种天地创造或纯粹意义的宇宙秩序,倒不如说更强调第二次的世界创造问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的世界创造问题,意味着文化上的组织体或群体的创造。从荀子的立场来看,自然形成的原始的"群居"形式只是停留...
关键词:荀子 天生人成 尊群体 至平 
成德之教——牟宗三儒教思想论
《孔子研究》2012年第3期64-72,共9页韩艳秋 
渭南师范学院院级项目"宗教研究在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的意义"(项目编号:11YKZ012)的阶段性成果
对儒学蕴含的宗教精神进行诠释和发扬,是现代新儒家应对时代要求以发展儒学的重要理论视阈。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深入开显儒学的宗教精神,正面阐扬为"即道德即宗教,道德宗教通而一之"的成德之教,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更融会古...
关键词:牟宗三 成德之教 圆善 圆教 
印光的儒佛融合思想论被引量:5
《孔子研究》2012年第2期109-117,共9页黄家章 
印光从本体与工夫上分析了儒佛之同异,认为儒佛体同而发挥工夫证到不同,如"五戒"与"五常"即是同,不同则在于做人准则、时空观和生死观上,在"孝"的问题上也有层次之分。因儒重日常人伦,佛重明心见性,印光坚持佛法本位论,提倡儒佛融合则双...
关键词:印光 儒佛并举 日常人伦 明心见性 终极关怀 
论牟宗三“超越的自由主义”——牟宗三哲学思想论纲
《孔子研究》2012年第1期93-103,共11页周恩荣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超越的自由主义’--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09YJC720035);2009年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超越的自由主义’--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09XZ-QN-05)的阶段性成果
牟宗三认为,传统儒家在外王方面"有治道而无政道",从而导致了圣君贤相负担过重而普通民众却是缺乏个性自觉的纯被动的潜伏体的状况。这是儒家文化在面对现代性时呈现出的"功能上的缺陷"。为弥补此缺陷,牟宗三提出了表现为"太极、人极、...
关键词:牟宗三 自由 超越的自由主义 
援儒入玄──西晋中期思想论
《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46-54,共9页刘运好 
西晋中期思想界可分为三派:理想派、宏放派、折衷派。虽然三派的基本思想倾向都是融合儒道,然而各派的思想支点又各不相同。由理想派崇儒到宏放派尚玄,再到折衷派援儒入玄,是西晋中期思想演进的轨迹。折衷派思想体系完备,它试图以...
关键词:崇儒 尚玄 援儒入玄 郭象 
明代的文化与思想论纲被引量:2
《孔子研究》1991年第2期40-48,共9页冈田武彦 吴光 钱明 屠承先 
一一言以蔽之,由二元论到一元论,由理性主义到抒情主义,从思想史上看就是由宋到明的展开。在明代,以情为中心比以理为中心更突出的理情一致主义、兴趣比技巧更受重视的感兴主义、性情自然比理智规范更受尊重的自然主义、主观比客观更受...
关键词:朱子学 明代 自然主义 精神文化 自由主义 王阳明 明末 三教 心学 一元论 
儒家美学思想论要被引量:3
《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51-57,共7页胡健 
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先秦儒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与先秦道家的美学思想堪称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两个源头,两块基石。可以说,不把握先秦儒家的美学思想,就很难对中国古代美学有个较真切的把握。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
关键词:儒家美学思想 孔子 人格美 自然美 孟子 中国古代美学史 荀子 艺术美 论要 代表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