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背景

作品数:72被引量:7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雷达刘太雷邓美林张大新胡莲玉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代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两汉拟骚作品中的楚辞批评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6期93-98,共6页高林清 
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成果之一(编号:JA12397S)
在汉代,文人学习楚辞,蔚成风气,出现了大量的拟骚作品。这些拟骚作品不是传统理解的对屈骚的单纯模拟之作,它们模拟“骚”的形式体制,或是伤悼屈原,或是代屈原立言,都曲折表现出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批评态度,理解、认识和借鉴...
关键词:批评态度 作品 楚辞 两汉 汉代文人 思想文化背景 文字材料 文献资料 
徐念慈《新法螺先生谭》中关于主体的想象——兼谈晚清科幻小说中的思想文化背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224-226,共3页叶愚 
晚清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知识转型时期。在这个新知背景下,作为现代文学开端的晚清小说,直接承担了近代科学知识与理念传播的重任,并以小说笔法展开了对世界和主体的双重想象,其中尤以科幻小说为甚。王德威在《想象中国的方法》中...
关键词:晚清小说 科幻小说 思想文化背景 想象 徐念慈 科学知识 转型时期 现代文学 
四十年代的集体记忆——论张爱玲的思想文化背景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4年第12期84-85,共2页张翼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奇异的作家。她的成功一方面归功于她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但在更大程度上,在于传达了20世纪40年代某些共同的情绪,揭示了40年代的集体记忆--传统文化的衰弱,接受外来文化的尴尬,战争的阴霾。
关键词:张爱玲 现代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 《金锁记》 集体记忆 
对唐诗艺术文化底蕴的深入剖析──序《唐诗风貌》被引量:1
《江淮论坛》1998年第2期102-103,共2页刘学锴 
关键词:唐诗风貌 唐诗艺术 文化底蕴 诗歌风貌 唐代边塞诗 民族精神 诗歌创作 思想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 古代文学研究 
二十世纪西方两大文论思潮评辨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第3期30-37,共8页欧阳友权 
本文认为,人本自律论和文本自律论两大文论思潮弹奏了二十世纪西方繁复的文艺理论的主旋律。前者以“人”设论,单向地从文艺家的内在需求和生命潜能上破译文艺活动,评判艺术的价值,无视人本以外的因素对作品的制约和创造过程对主体的建...
关键词:作品文本 当代文论 大文 思想文化背景 自律论 形式因素 文艺活动 文艺理论 精神分析 文艺创作 
中国古代文论思想文化背景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3-9,共7页漆绪邦 
笔者在《“自然之道”与“以自然之为美”》一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九辑)中曾谈到过,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存在着重政治和重艺术的两种倾向,并指出这两种倾向的政治哲学思想根源,基本上是儒、道两家。本文试就这个思想文化背...
关键词:宗法制度 中原文化 中原地区 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 我国古代 宗法观念 土地占有 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 
创造条件,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3期165-171,共7页钱理群 
“如何开创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题目;问题提出本身就意味着,这门年轻的学科不但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有了良好的开端,而且始终保持着一股锐气和势头,充满不断创新、突破的活力。当然,我们还需要冷静地审视、客...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综合研究 创新局面 五四文学革命 现代文学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语丝》 思想革命 思想文化背景 青年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