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

作品数:148被引量:13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戚其章马志强滕德永张正义杨朝蕾更多>>
相关机构: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端棻未刊函稿及其所见甲午战后政情变动
《安徽史学》2024年第3期22-30,共9页兰秋阳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李端棻年谱暨未刊奏稿、函稿的整理与考释”(20GZYB32)的阶段性成果
《李端棻函稿》一函二册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函稿共150封、114位受函人,第一册写于《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第二册写于李端棻赦归返里之后,这些函稿为晚清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第一册对台湾地区官民抗日、三...
关键词:李端棻 未刊函稿 帝后党争 军功督抚 开明官僚 
宋代帝后、内外命妇、宫人女官官衔研究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龚延明 殷其雷 
宋代官衔,是目前宋代制度史研究中新开拓的领域。从宋代帝后、内外命妇、宫人女官的官衔制度这一视角,可以看出宋代官制的复杂性、多样性。皇帝,通常不视为官,实际某种意义上,皇帝也是官,且居于官僚机构的顶端,所以皇帝也有官衔,只是名...
关键词:宋代官衔 帝后 内外命妇 宫人女官 
“大唐皇帝皇后供养”经幢构件幢主献疑及相关问题补论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1期109-119,F0002,F0003,共13页欧佳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五年规划项目“出土文献学科建设与中国古典学的当代转型”(项目编号:G2607)阶段性成果。
“大唐皇帝皇后供养”经幢构件是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新入藏的石刻佳品。文章通过分析考证,重申经幢构件之桓姓幢主并非见载于史书的桓彦范,而应是名不见经传的“桓纳言”。该构件也当与李唐皇室无直接关系,更可能是出自民间工匠之手。...
关键词:经幢构件 幢主 帝后供养 服饰 
从“诨裹”到衮冕 一个女人的帝后礼服体验卡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侯佳明 周渝 
年号“明道”(宋仁宗赵祯使用的第二个年号)在宋史上仅存在两年(1032-1033),也是太后刘氏人生的最后风华。明道元年(1032)十一月,大宋朝堂因穿衣问题引发一场激烈争论。起因是“太后欲纯被帝者之服”。
关键词:礼服 宋仁宗 明道 年号 
皇帝的坟墓为什么被称为“陵”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年第2期17-17,共1页
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那么,你知道皇帝的坟墓为什么被称为“陵”吗?
关键词:现存规模 明十三陵 北京市昌平区 帝后 坟墓 建筑群 陵寝 皇陵 
慈禧赐余虎恩“寿”字匾考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年第8期18-20,共3页曹隽平 
著名收藏家、湖南省收藏协会秘书长林安国先生以收藏中国古代家具驰名海内外,其府上有一块慈禧赐湘军名将余虎恩的“寿”字匾,颇令我垂涎。此匾边长120厘米,菱形,中一楷书大“寿”字,堆金锦地万字纹,此乃清宫常用纹饰。匾正中央上方刻...
关键词:著名收藏家 中国古代家具 收藏协会 帝后 慈禧 
“南薰殿图像”流传史 形神皆似的宋代帝后画像
《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第15期64-71,共8页邢静 
南都程怀立,众称其能。于传吾神,大得其全。——苏轼《传神记》。御用画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统治者罗致画家侍奉宫廷的做法由来已久,但为画家设立专门机构与职衔,则始于五代。这一时期的两个南方割据政权一一后蜀与南唐——对绘...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 封建统治者 翰林图画院 割据政权 绘画创作 流传史 形神皆似 苏轼 
帝后的情义与责任:乾隆囊匣里的火镰荷包
《美术大观》2023年第4期133-139,共7页张晶元 
火镰荷包,一般是由皮质或布料制成的小袋子,内装有火镰、火绒和燧石等。过去曾为游牧民族野外渔猎或是行军途中生火使用,入唐以后,逐渐具有了政治和军事地位的含义。乾隆时期孝贤皇后为皇帝制作的火镰荷包仍可打火使用,但是随着皇后的过...
关键词:火镰荷包 囊匣设计 乾隆 孝贤皇后 道德观念 
帝后礼佛图:大唐石刻线画与敦煌纸墨画稿被引量:2
《敦煌研究》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葛承雍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20VJXT014)。
利用近年新见《大唐皇帝皇后供养图》线刻画与敦煌莫高窟《帝后供养礼佛图》粉本草图,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在敦煌壁画中多次出现的帝王形象,揭示了皇权统治者的形象对宗教艺术表现的深刻影响,指出经幢石刻线图与墨线纸本草图,虽然均没有...
关键词:唐代 帝后供养线刻图 敦煌 帝后礼佛粉本图 
谥号调整与民族交融——以辽圣兴两朝帝后谥号调整为中心
《青海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170-177,共8页冯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批准号:17ZDA177)阶段性成果
辽代帝后谥号是契丹与汉族文化交融的产物。随着汉契民族交往频繁,辽人正统观念和中华认同逐步强化,辽代帝后谥法经历了圣宗和兴宗朝两次规模性调整。圣宗朝谥号调整完成由效仿汉制到学习唐制的风格转变;兴宗朝在继承圣宗朝的基础上,发...
关键词:辽代 谥号调整 民族交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