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作品数:45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凯张诗扬赵福坛魏俊玲陈莉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黄河之声》《肇庆学院学报》《北方音乐》《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忘怀于外,充然于内——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的审美内涵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1期5-8,13,共5页谢亚瑾 
《雄浑》是《二十四诗品》中的第一品,是司空图审美理想境界的展现。在中国古典诗学体系中,“雄浑”是一个重要的诗学范畴,有深厚的审美意蕴。“雄浑”的美学风格要求作家怀有虚静之心而不用功利之心对待外在事物,穿过事物的外在表象直...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雄浑 审美内涵 虚静 神妙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形容”音乐诗品解读——以《海之波澜》为例
《黄河之声》2024年第14期58-61,共4页郝佳星 阴明娟 
《二十四诗品》是晚唐诗人司空图在继承先秦以来各种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而创作出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专著,作者通过24首风格不同的小诗,向世人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进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创作。筝曲《海之波澜》以《二...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形容 《海之波澜》 
浅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悲慨”
《今古文创》2024年第25期40-42,79,共4页江佳恒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探讨中国诗歌风格论的著作,在文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悲慨》一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叙述了自然、人生和社会三悲,背后蕴含了儒家和道家精神,体现了司空图内儒外道的本质...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悲慨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批评特色和审美风格被引量:1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05-109,共5页李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六朝譬喻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BZW05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佛教中国化视域下的譬喻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22CWX040)。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继承钟嵘《诗品》、杜甫《戏为六绝句》等前人批评方式,文辞自然清新却又意境悠远,其本质可以视为一种“以诗论诗”的批评方式。正因为是“以诗论诗”,作品本身也是诗作,于是意象跌出,引譬连类,将“拟象批评”这一...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以诗论诗 拟象批评 含蓄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蒙刻)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李观澜 
透过主语处理浅析诗歌英译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英译为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2期17-21,共5页余晓娜 文炳 
《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出自晚唐著名文人司空图之手,由24首四言诗组成。笔者发现,在其六个英译版本中,宇文所安与王宏印对主语人称的处理大不相同,故选取此二人译本作对比分析。目前翻译界对诗词的英译标准...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主语人称处理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浅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纤秾”之美
《戏剧之家》2021年第22期189-190,共2页郭娜 
“纤秾”是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简要梳理其发展线索,并通过解读《二十四诗品》中《纤秾》一品及《题都城南庄》,明确该审美范畴的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纤秾 审美风格 
篆书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被引量:2
《大学书法》2020年第5期147-147,共1页王潇蓉 
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悲慨”
《牡丹》2019年第7Z期59-61,共3页陈咏丰 
唐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以诗论诗的形式,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诗歌的各种艺术风格。司空图生活的晚唐,盛唐气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动荡、时局剧变。如果说司空图《诗品》中'雄浑''豪放''劲健'等诸品都符合盛唐诗人创作的艺...
关键词: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借来“诗品”三分韵 炼得教学一脉香——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在语文“真”教学中的解析
《四川教育》2019年第20期63-65,共3页张蓉 
“教师真教、学生真学、评价者真评。”按照语文出版社联合发布的《聚龙宣言》,语文教学要切实克服“假”语文的现象。为此,作者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例,从洗练、沉着、纤秾、圆浑四个维度,对语文“真”教学做了深入的解析。
关键词:"诗品" 语文 "真"教学 解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