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代

作品数:210被引量:29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刚翁敏华李晓岑吴正治孔岚兰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教育家精神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传承
《炎黄春秋》2025年第3期15-18,共4页申坤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教育家,教育家精神随之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中孕育而生。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开中国教育家办学之先河;汉唐时期有董仲舒、韩愈等崇尚儒经;宋元时代有张...
关键词:陆九渊 理学派 宋元时代 文化传承 张载 程颐 程颢 诸子百家 
百字令·雪
《工会信息》2024年第24期46-46,共1页杨衎 
作品赏析:这首词出自我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应是宋元时代一位豪放派词人的作品(小说称是金朝皇帝完颜亮所作,存疑)。这首词描绘了冬雪中边关前线军事斗争的场景。
关键词:百字令 首词 豪放派 小说《水浒传》 宋元时代 完颜亮 章回体 作品赏析 
宋元时代的西夏史编纂——以《宋史·夏国传》为中心
《西夏研究》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方凯 
《宋史·夏国传》不仅是西夏史领域的核心史料,也是西夏史编纂的重要环节。《夏国传》存录了部分西夏本国史籍的内容,其中西夏君主世系资料应出自西夏臣僚罗世昌所撰《世谱》,而仁孝一朝事迹也出自西夏史籍。《夏国传》的另一源头是宋...
关键词:《宋史·夏国传》 罗世昌 西夏史 
周达观身上的温州“海丝”精神
《中国作家(纪实版)》2024年第8期219-221,共3页蔡贻象 
如何挖掘和传播作为有影响力的“海丝”节点城市温州的“海丝”资源、形象和精神?在我看来,需要集中在现代考古带来的“物”和历史文献带来的“人”两方面。“物”指的是港口,宋元时代古城朔门外的温州港。如果说宁波港和泉州港是海丝...
关键词:节点城市 温州港 泉州港 宋元时代 始发港 现代考古 宁波港 海丝 
常德丝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收藏》2024年第5期159-161,共3页鲁凡夫 王成斌 
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音乐可视化在常德丝弦传承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22C1160)
一、常德丝弦概述自宋元时代起,常德的城市经济便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江浙一带的乐师、歌女等艺术人才频繁往来于沅水和澧水之间,带来的时令小曲在常德地区广为传播,为当地的演唱和戏剧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兴...
关键词:民间小调 板腔体 常德丝弦 传承与发展 宋元时代 戏剧活动 明代中叶 常德地区 
泉州富美宫:王船漂海峡,神缘牵两岸
《两岸关系》2024年第5期58-60,共3页范欣乐 范正义 
福建泉州城南邻近晋江滨的富美渡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王爷庙,名富美宫。富美宫又称泉州王爷信仰“总庙”,史载每逢瘟疫之年,富美宫都举行送王船活动,请王爷押送瘟神疫鬼出海。一些王船漂过海峡,王爷香火随之传播到台湾,富美宫也因之成...
关键词:宋元时代 明永乐 废弃不用 王爷庙 商业繁荣 福建泉州 后渚港 聚宝 
宋元时代南海“香瓷之路”
《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第1期8-8,共1页张国刚 
自汉唐至宋元,由中古至近古,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逐渐发生变化。变化之一,陆上丝路贸易因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而递减,海上丝路活动因航海技术的改进逐渐活跃:变化之二,除丝绸以外的出口商品中,瓷器的比重在增加;变化之三,进口商品中...
关键词:出口商品 进口商品 宋元时代 航海技术 海上丝路 丝绸之路 珠宝 陆上丝路 
塑造“世家”:宋元四明陈氏的形成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年第2期143-154,310,共13页张斌 
四明陈氏是宋元时代士人家族的典型个案。元朝平定江南前后的政治、军事活动,客观上缩小了四明士人家族之间的差距。作为南宋遗民的陈著,深谙因时制宜、植根地方的策略,一方面鼓励诸子出任新朝学官,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与本地主流士人圈的...
关键词:四明陈氏 士人家族 宋元时代 《通鉴续编》 历史书写 
解读一枚福建河市侨乡实寄封
《集邮博览》2023年第4期54-56,共3页庄焕阳 
河市镇,自古是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南安县、惠安县交界处的商贸集镇,也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有海外华侨华人一万多人。相传宋元时代,泉州洛阳江涨潮,海水上溯至此可通舟,商贾云集,河滩上成为集市贸易场所,后建街市,...
关键词:港澳台同胞 实寄封 海外华侨华人 宋元时代 祖籍地 福建泉州 南安县 晋江县 
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宋元禅僧墨迹的形成及在日本的流布
《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148-155,F0003,共9页江静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古代中日佛教外交研究”(19ASS007)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保存了近千件宋元禅僧的墨迹。这些墨迹是中日禅者交流的产物,东传日本后,首先作为寺院宝物被珍藏;16世纪以后,作为日本茶人与禅僧对话的媒介,成为抹茶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明治维新以后,成为“数寄者”的收藏品;随着20世纪前期各...
关键词:宋元时代 禅僧墨迹 日本茶道 中日文化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