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

作品数:391被引量:30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文场刘佳贺区又君张维黄德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空天体俗名术语研究
《中国科技术语》2025年第2期54-63,共10页王思亮 
深空天体俗名是一类天文学名词。该研究旨在结合术语学视角,填补深空天体俗名术语研究的空缺,为深空天体俗名的名词审定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文章基于Stellarium收录的1 363个深空天体俗名,采用数据统计、语言学分析、经典案例分析及问...
关键词:天文名词 深空天体 俗名 术语审定 
逃塾儿童的俗名
《寻根》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张礼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代中国教育时间的谱系研究”(项目编号:BOA230225)阶段性成果。
汉儒董仲舒说:“万物载名而生,圣人因其象而命之。”(《春秋繁露·天道施》)这是他对人世间各种事物命名现象而做的一个猜想。这一猜想虽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不能视为绝对真理,因为命名并非圣人的专利,凡人也可以,否则民间就不会有那么...
关键词:春秋繁露 绝对真理 俗语 俗名 圣人 董仲舒 合理成分 猜想 
体认翻译学视域下的岛礁土俗名翻译探索
《品位·经典》2024年第16期50-52,共3页马雪 黎姿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规划课题“南海《更路簿》的英译策略研究”(HNSK(ZC)20-31)。
地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岛礁地名体现了中国的海洋文明,见证了中国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路簿》中记载的岛礁土俗名是海南渔民耕海的重要证据。以本土化的体认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语言层面、认知层面以及现实层面来探讨岛礁...
关键词:体认翻译学 岛礁土俗名 《更路簿》 
蚂腿子,北方菊科植物中唯一的木本
《花卉》2024年第11期41-42,共2页周立新 
眼下山里,常见到一片片开着粉紫色或白色小花的灌木,细细碎碎,个头不高,还有着一个特别奇葩的乡土名字:蚂蚱腿子。乍一听,蚂蚱腿子跟农村的“狗蛋儿”“二丫”,样是小名、俗名,殊不知,这是人家正儿八经的学名、大名。
关键词:蚂蚱腿子 菊科植物 木本 俗名 灌木 小花 
吃扁食
《政工学刊》2024年第2期91-92,共2页贾国勇 
扁食是什么?扁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饺子。在豫东,饺子的俗名叫扁食,雅号称娇耳。故乡的“扁”和“瘪”字意相通,扁食之“扁”是相对于“圆”而言的,无论是多么巧手包出的扁食,最终也会塌陷为“瘪”。这就是扁食的来历。雅称“娇耳”也出...
关键词:字意 饺子 俗名 
三元互动生态位视域下昆虫汉语俗名的态度意义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729-738,共10页金上然 蒋婷 张慧 
2023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编号:YKCSZ23007);2022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YS22082)。
昆虫汉语俗名属于中国民间的昆虫指称语,形成于体验认知与现实环境的互动之中,常被赋予强烈的感情色彩,反映并建构了昆虫、人、环境的关联性。文章聚焦瓢虫与蜚蠊的汉语俗名,以“现实—认知—语言”的三元互动及语言生态位为依托,建立...
关键词:昆虫俗名 态度意义 三元互动 生态位 生态哲学观 
酷似时钟的西番莲
《科学画报》2023年第5期30-30,共1页王钧杰 
西番莲是一种或一类植物的中文俗名.狭义的西番莲是指西番莲属的模式物种,其中文名就叫西番莲.广义的西番莲则指整个西番莲属植物,比如我们熟悉的百香果.西番莲不仅能结出可口的果实,而且具有多元化的观赏价值,从植株造型到叶、花、果...
关键词:西番莲 百香果 观赏价值 中文名 多元化 俗名 植物 
民国《苏承锦水路部》数字人文初探
《南海学刊》2022年第6期86-96,共11页陈虹 李文化 李少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ZS024);海南省社会科学院院级课题(HNsky2018018)。
琼海市欧振军家传的其祖父抄写的《苏承锦水路部》,有完整的封面及具体的抄写时间,信息比较完备,在现存更路簿中并不多见。该抄本有更路条文174条、外洋海域岛礁俗名23个。其水路,特别是南沙水路,有很强的航线连续性特点;外洋水路部分,...
关键词:《苏承锦水路部》 岛礁俗名 安南水路 西世水路 数字人文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食用菌英文俗名的转喻命名研究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40-47,共8页谭兴 郭艳红 
本研究基于命名转喻观旨在探讨食用菌英文俗名命名的认知机制,揭示食用菌俗名命名的体认性。研究发现,食用菌英文俗名的命名主要采用基于体认原则的“以部代整”转喻机制,以形状、颜色、味道、生长时节、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地域特征...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 命名转喻观 食用菌 英文俗名 
苘麻,爱“请客”的麻
《少年月刊》2022年第20期65-67,共3页陈秀娟 
咦,这不是车轮草、磨盘草、印章草……吗?看到苘(qǐng)麻的小果子,人们会报出一大串各不相同的名字。作为乡土植物,谁还能没几个俗名呢!尤其是像苘麻这种身影遍布全国的“明星”植物。你问“苘麻”怎么读?跟我一起念:“请——麻——。...
关键词:乡土植物 苘麻 磨盘草 俗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