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修改

作品数:637被引量:2604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光中卞建林樊崇义陈卫东章志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被告人对质权的制度保障——以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为背景
《环球法律评论》2025年第2期120-134,共15页成小爱 
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0819)的研究成果。
对质权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核心价值在于保障公正审判。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证人未出庭而其庭外陈述被作为裁判依据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被告人的对质权。不仅如此,现行对质权保障机制呈现“职权主导”特征,过度强调法...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 对质权 职权主导 权利保障 庭审实质化 
论对物强制措施与刑事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障
《清华法学》2025年第2期59-76,共18页董坤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犯罪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公诉出罪问题研究”(23BFX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资助(2024YZD011)。
历次《刑事诉讼法》修订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渐进完善的过程,逐步实现了从以人身权为中心向人身权与财产权并重、从偏重保护被害人财产权向兼顾保护被害人与被追诉人以及案外人财产权方向的转变。然而,当前在对物强制措...
关键词:对物强制措施 被追诉人 财产权保障 刑事诉讼法修改 
宪法人身自由权的刑事程序保护——宪法教义学视野下刑事强制措施的完善
《清华法学》2025年第2期77-94,共18页易延友 
《宪法》第37条第2款是有关如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规定。该规定所称的“逮捕”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系同一涵义。该规定的目的是为逮捕以及与逮捕严厉程度相当的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提供程序保障,具体是要求司法批准或者司法...
关键词:宪法教义学 人身自由权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刑事拘留 刑事诉讼法修改 
普通刑事案件中对物之诉的建立——论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政法论丛》2025年第2期127-140,共14页高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轻罪背景下犯罪分类治理研究”(22BFX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普通刑事案件中的涉案财物处置程序问题重重。《刑事诉讼法》修改时,亟需对其进行诉讼化改造,构建普通刑事案件中的对物之诉。首要问题是厘清对物之诉的诉讼标的范围,将其限于涉案财物没收问题,而被害人损失退赔问题则应从中剥...
关键词:对物之诉 利害关系人 涉案财物处置 刑事诉讼法修改 
论证据关联性规则的构建
《学术界》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赵培显 
2022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检察听证制度研究”(GJ2022D46)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完备的证据关联性规则,司法实践中对关联性的判断缺乏规范指引,裁判者依据自己的认识判断证据关联性的裁量权过大,引起对证据关联性判断的争议。实现司法公正,需要以证据关联性规则规范司法裁量权,并对关联...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 证据关联性 概念分析 判断标准 规则完善 
刑事证明标准之动态形塑——从“原子分析”到“整体认知”的证明进路
《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4期55-69,158,共16页谢澍 周梓睿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刑事法一体化基础理论研究”(24DTR046)。
“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定证明标准,但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排除合理怀疑”“两个基本”与“综合认定”部分替代“证据确实、充分”的样态,表面上呈现出证明标准“实践叛离”之趋势,实际上却是基于办案需求自发抵制证...
关键词:证明标准 证据确实充分 印证证明 排除合理怀疑 刑事诉讼法修改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刑事拘留制度的改革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5年第2期67-79,共13页谢小剑 李天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轻罪案件少捕慎诉慎押实施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2BFX055);江西省2024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涉众型经济犯罪中资金分析报告的证据化研究”(项目编号:YC2024-S3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事拘留制度的修改有助于保障被追诉人权利,落实“慎押”的要求,契合轻罪治理的时代背景。目前,我国刑事拘留存在不少问题,刑事拘留适用率偏高、时间偏长,多种类的刑事拘留缺乏规范,缺少无证拘留制度,刑拘直诉机制对刑事拘留错用等。...
关键词: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 刑事诉讼法修改 慎押 刑拘直诉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贾紫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备的法治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守...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刑事诉讼法修改 中国式现代化 
“聚焦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系列报道之二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的背景、原则与趋势被引量:1
《民主与法制》2025年第5期19-22,共4页陈卫东 
2023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刑事诉讼法(修改)位列“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之内。这标志着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正式提上议程。刑事诉讼法修改关乎国家法治建设的长远发展,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 立法规划 法典化 法律草案 共同推进 广大人民群众 国家法治建设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聚焦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系列报道之五 刑事诉讼法修改应积极回应监察法
《民主与法制》2025年第5期29-30,共2页卫跃宁 
监察法出台后,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由于监察机关的独特地位和反腐败工作的特殊性,其他法律如何与监察法衔接成为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执纪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机衔接。...
关键词:反腐败工作 刑事诉讼法修改 监察机关 监察法 有机衔接 刑事司法 法治统一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